一辙。可朕励精图治,而你——却只会挥霍祖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字字如刀,直刺墀德祖赞心口。
墀德祖赞继位之时,吐蕃内有权臣掣肘,外有强敌环伺,可谓内外交困,令他寝食难安。
而李隆基登基之际,面临的局面比墀德祖赞更为严峻。自唐太宗驾崩后,懦弱的高宗继位,朝纲渐乱,武则天把持朝政,甚至一度改唐为周。
武则天虽为女流,却雄才大略,治下的大唐虽不及贞观之盛,却也远胜高宗时期。
然而,她的统治也为唐朝埋下了祸根,此后中宗、睿宗皆庸懦无能,朝政愈发混乱。中宗更是惨死于韦后与安乐公主之手,若非李隆基果断发动政变,大唐险些再度落入外戚之手。
当李隆基执掌江山时,唐朝已历经高宗、武周、中宗、睿宗四朝乱政,积弊数十年,内政腐朽如溃堤之蚁穴。
而边疆更是烽火连天,后突厥叛乱、契丹侵扰、吐蕃屡犯……整个帝国摇摇欲坠,危如累卵。
“若朕是你,”李隆基以胜利者的姿态指点着墀德祖赞,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纵有千载良机,也必隐忍不发。先修内政,富国强兵,待羽翼丰满,再图霸业!”
他负手而立,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正是如此行事。待国力复苏,唐军所向披靡,突厥、高丽、契丹、吐谷浑相继臣服,大食望风而逃,而你吐蕃......”
他故意拖长声调,“终成朕的阶下之囚!”
看着墀德祖赞铁青的脸色,李隆基嘴角扬起一抹快意的笑容。
这一刻,他等待了太久。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