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释迦摩尼虽然讲经传教,但说白了是用自己的思想启蒙他人,引导他人,讲的就是一个授人以渔。
可从来不会说非得要把人拉上哪一条路才行,不然就不会有辟支佛的存在了。
辟支佛,意为“独觉”“缘觉”,是佛教中与佛、声闻并称的三种能脱离生死、证得涅盘的觉悟者之一。
其核心特征是“无师自悟”,不依赖他人教法。
仅通过观察世间万物的生灭变化自行觉悟,从而断除烦恼,成就解脱。
讲的就是一个人一定要靠自己。
当然,也是因为环境不允许他们靠别人。
毕竟有的靠,谁不想靠?
这不是没办法嘛。
辟支佛的修行多在“无佛之世”(即没有佛陀出现、佛法失传的时代),想要往上走就只能靠自己。
三乘之中与“声闻”(需听闻佛陀教法才能觉悟者)相比,辟支佛更侧重“独悟”。
与“佛陀”(如来圆满觉悟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证无上正等正觉)相比,其觉悟的广度与度化众生的愿力又差了不少。
但也正是因为他们只能靠自己,所以这条路上走出来的人是千奇百怪。
“那释迦摩尼怎么救度世人?
回答我,和尚。”
“小僧不知道。”
沉默半晌后,扫地僧叹息道。
“又是一个不老实的和尚,你不知道谁知道?”
看扫地僧这一副放弃治疗的样子,方圆也不管他了。
因为事情正在起变化,一缕光丝悄无声息的缠上了这扫地僧。
“进去吧你。”
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方圆就把这和尚又扔回了北宋少林寺。
“成天让人断舍离,断舍离,自己都没断干净,还在让别人搞。”
佛说‘应无所住’,结果佛门居然把一条标准给搞成了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
佛门经典,的确是渡海舟楫,指引明灯。
释迦摩尼广传佛法也的确是慈悲无量。
毕竟要是没有人指出彼岸何在,众生又该怎么可能离苦得乐?
或者说众生又该怎么坚信自己可以离苦得乐?
就好像遮天里面那帮为了成仙各种骚操作不断的铁头娃,要是早就知道世上有仙,这帮家伙会那么自废武功才奇怪呢。
就好像辟支佛的道路,全靠自己悟。
至于标准,什么是标准?
在辟支佛成佛的时代可是啥也没有,没有佛门经书,没有佛门法器,啥玩意儿都没有。
拜入佛门之下的一帮家伙环顾四周,才发现可能佛门这个概念都还没立起来呢。
除了成功,没有其他的路子。
毕竟,当时佛门是真的一穷二白,连错误的路子都没有。
所以‘放下’的要求,不是强求,而是指路的方便法门。
耳朵被方圆的一句话震得快要发懵的扫地僧睁眼一看,发现自己又回了藏经阁,手上还拿着他的扫帚。
左右一看,觉生依旧在扫地,他的女儿聂小凤则是不忿的准备把藏经阁给烧了。
“冤孽,冤孽。”
看着聂小凤,通过手中光丝看到她过往的扫地僧苦叹道。
毕竟罗玄当初答应觉生保住聂小凤一命时,跟他是选了一样的路,断舍离。
甚至更极端,直接把人困在山上,永远都不让人出来。
可惜,哀牢山困不住人心。
导致后来的冥岳之主出世,祸害众生。
罗玄如此,他呢?
萧远山和慕容博真的放下了?
“我这辈子果然应该只扫地的。”
叹息一声,扫地僧不再管两父女之间的争执,朝着另一座藏经阁走去。
他这么久以来只扫这面,还没去扫过那面呢。
作为少林的扫地僧人,实在是有点不合格呢。
————
“怎么就闹成这样了?又特么是谁干的?”
饕餮完全忍不住他胸中燃烧的吐槽欲望,这世道怎么比特么当年还乱?
一年都还没过,能把天地搞死,或者说给天地换副模样的鬼玩意儿就出了不止一回。
“想那么多干什么?这新出来的玩意儿可是好东西啊。”
梼杌主动连接了一根丝线,嘿嘿笑道。
“确实是好东西。”
“连通天下,好一个连通天下。”
穷奇和混沌也是连连称赞,声音里带着一种攫取猎物前的兴奋。
“既然都觉得是好东西,那就动手吧。”
混沌模糊不清的轮廓似乎涌动了一下,透出急不可耐。
“真动手啊?”
饕餮摇了摇头说道:“这鬼地方底下埋的水深着呢,指不定就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