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黄蓉和易继风两人,圣僧继续开口解释道:“实际上熬过镇魔指痛苦以后,练成的易筋经到底是什么,少林底蕴虽厚,但这些年也是一知半解。
只知道凡是熬过镇魔一指之人,跟练成练成易筋经一般,脱胎换骨,潜力大增,奇经八脉等人身经络亦得到非凡强化。
内功一日千里都不能形容功力提升之速,潜能更是仿佛永无止境的增长。”
“这种武功当真是,当真是。”
黄蓉的见识自然不算浅薄,但这种只要挨过酷刑一般的武功就能武功大进,甚至效果能堪比少林易筋经的。
一时之间,她也想不到该怎么形容。
“爷爷,名剑山庄四个字真的这么重要吗?”
听完了的易继风喃喃道,重要到不惜拿自己亲孙子的命当筹码。
毕竟听刚刚圣僧的描述,这门功夫的练成难度跟十死无生都差不多了。
“大师刚刚如此心绪波动,这门武功的问题应该不止这些吧?”
刚刚推演了一番这门奇怪功夫武学原理的传鹰,则是开口问道。
“不错,这门功夫练成之后还有一个弊端。
它会遵循一转二,二转三,三转四,四转五,五转六,六转七,七转八,八又转一的轮转之数,往复循环之际,将体内的功力全部化作镇魔指力炼魔。”
说到这儿,圣僧停了下来,慢悠悠的开口道:“炼自己这头大魔。
所以功夫一旦修成,熬不过这镇魔之劫,功夫练得越深对自身就越危险。”
“少林怎么会有这种以人为材的法门?”
想了一下被这功夫纠缠的样子,黄蓉不由得打了个激灵。
他爹本身就已经算得上是离经叛道中的好手,但也没有像少林这么干的。
“老衲也不知道这门功夫怎么会在少林。
只知道当年因为这门功夫练成之后的效果玄奇,曾有不少僧众想要练成这种法门。
只不过大部分人都是遭了大难却无半点收获,自然而然这门功夫就渐渐束之高阁,以及成了降服邪魔歪道的杀伐之功。”
他曾经探究过这事儿,但后来他发现自己没法探究了。
毕竟寺中上面写的记录,简直都不能说是自相矛盾、自说自话了,压根儿可以称之为胡编乱造。
就连这本书的来路和时间,都有着七八种不同的说法。
但一一对比过后,圣僧还是总结出了这门武功会发扬光大的几个时间段。
嗯,都是乱世,最近的一次就是五代。
“而且易施主的根骨虽然不错,却远没有达到能练成这门武功的地步。
再加上他心思郁结,以致剑心剑意匿迹,剑气混杂,这种状态来练这门功夫。”
“这种状态来练,不要说撑过后面的八转炼魔,怕是连第一关都撑不过去。”
黄蓉的点评精准而到位。
毕竟实操她可能不行,但身兼丐帮、桃花岛两脉武学,还在与少林交好之际,与这些武学高僧时不时的交流武功。
主要是这些高僧看她不好好练武,吃人嘴软之下,免不了的就会提点她几句。
她的武学素养,哪怕自己没有主动寻求进步,也是蹭蹭蹭的往上涨。
自然她的眼力,也差不了。
“除了这些,大师还有什么想说的一并说清吧。”
在传鹰的感知之中,他发现圣僧还没有说到重点,或者说刚刚那样惊惧的原因。
“还记得我刚刚说过吗?这门功夫是一把钥匙,是一扇门。”
圣僧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千钧之力。
“人若推开这扇门,熬过那非人的苦楚与八转炼魔,便能脱胎换骨,潜力无穷,如同开启了人身秘藏的‘内天地之门’。
但这,只是第一步,或者说,是最低层次的‘门’。”
他环视着眼前神色各异的三人,目光最终落在易继风苍白而震惊的脸上,一字一句道:“它如果开启的是‘天地之门哪’。”
“天地之门?” 黄蓉下意识地重复,心中一股莫名不安感骤然放大。
传鹰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背上的厚背刀似乎感应到主人的心绪,发出微不可察的低鸣。
圣僧缓缓点头,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忌惮与悲悯,开口道:“没错。
易筋经‘天授’之秘,其根本并非仅仅在于淬炼己身。
当修炼者成功熬过最初的‘镇魔指’酷刑,开启人身之门,其精神、气血、乃至生命本源。
便会被这门功法打上一种独特的‘烙印’,或者说,成为一个特殊的‘道标’。
这‘道标’,在平时或许对人体有着种种裨益,但。”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凝重:“一旦其修为达到某个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