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综武:不做人了 > 第275章 南赡部洲

第275章 南赡部洲(3/3)

流放岭南为奴。

    而等到武则天一人独揽大权上位以后,她的酷吏政治把整个大唐的朝堂变成了大逃杀。

    《罗织经》、请君入瓮等名扬千古的玩意儿层出不穷,而且千万别说什么这一时期杀的只是大臣,只是权贵这种鬼话。

    朝堂之上血流成河,还想民间不流血,做什么美梦呢?

    武则天这疯子为了打击异己把诬告、屈打成招或者罗织罪状、处决权这些权利通通下放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武则天时期你诬告别人,是完全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的,甚至朝廷还在鼓励诬告。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酷吏横行,冤狱遍于全国,民间被牵连的人何止数万。

    把这一时期发生的种种乱象,换一个说法,这特么就是武则天版本的洪武三大案。

    这王八蛋还是故意的。

    在李三郎上位之前,无论是在谁在位的时候,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当臣子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儿。

    佛祖真的没说错,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至于为什么不算李三郎,因为这王八蛋是个更重量级的家伙。

    也是由他开始,整个大唐老百姓也开启了大逃杀的时代。

    直到最后,五代来临了。

    因为这些统治者的原因上有所好,或者说这帮家伙需要拉拢各方势力为自己所用的情况。

    文官地主的前身世家,将门的前身军功贵族,佛教,道教甚至是儒生,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从这一场内卷之中逃了出来。

    不再去想史书中那些歌功颂德之词,不再去想史书中那些名垂千古的文臣武将,也不再去想那些所谓的千古一帝、中兴之主。

    诸葛正我首次将自己代入到一个普通百姓的角色之中。

    他若是生在那些时代,那些所谓的盛世之中,当真有他的立身之所吗?

    “所以你应当明白,这条路绝非是何人合谋而成,而是那帮狂人一路打到如今才打拼出来的。”

    该如何言说呢?公孙胜宁愿这条路是有人精心谋划而成的。

    有人智谋过人,算无遗策,众生皆为其玩物,一切故事亦由他编撰。

    然而此刻从问题的关键之处出发,再结合他曾身为局内之人的经历,以及他当年所知晓的诸多消息。

    众人各自的布局他虽未能看透,但这帮混球的最终目的,已然是显而易见了。

    “那就任由他们争斗下去,难道就没有办法让他们停歇吗?”诸葛正我声音干涩地说道。

    打出一个元始,如此走下去,最终会发展成何等惨烈的局面。

    “你想阻止,又该如何阻止?”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非得要破坏一百零八聚义吗?”

    “不愿意让天罡地煞的天命聚齐。”诸葛正我细思道。

    “为什么不愿意让这份天命聚齐?要知道他们也没有把这份天命抢夺过去。”

    听到这话,诸葛正我也是沉思了起来,毕竟损人不利己听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一点都不难,关键是在于能够制住自己的贪心。

    “这份天命被他们散给两宋、金国,辽国,西夏、蒙古诸国众生了。”

    诸葛正我震惊的抬头看向公孙胜,“他们这么做。”

    “这么做一是为了以此囊括自唐以来所牵涉的所有国家,把当年的因果全部了结。

    或者说借着从前唐开始的所有积累,帮他们走到最后。

    二则是为了复刻当年五代旧事。

    要知道,元始之路不是凭空出现的,更何况他们走的这条路子。”

    公孙胜不等诸葛正我问完,抢先回答道。

    虽然说起来有点奇怪,但北宋期间,因为他们自身根本没有完全取得当年唐朝的全部土地,完全可以说是个割据势力。

    再加上时不时就会有一个新兴势力崛起,所以战争的阴影从来就没从北宋的脑袋上消失过。

    所以实际上,真要是算的话,从来就没什么宋朝,有的不过是大唐,从开国初年就一直在斗的大唐。

    虽然换了一个名字,斗争的主要矛盾以及斗争对象、斗争方法都在改变。

    但不论是北宋还是当时其他几个异族国家,简直是个个都在复刻当年唐朝内斗的经典戏码。

    诸葛正我无言长叹一声,真要是复刻五代旧事的话,那还救个屁呀,那个时候是所有人心思都歪了。

    (这个唐朝指的是虞唐,李唐相似的花,作为一个背景板,同样的从开国之时就一路混战。)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