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战一碰就碎,这已经不是指挥问题了,纯纯是技术代差啊这。
因此,就算现在第五舰队的情况同样不怎么地,博尔顿也选择了保守方案,并且通知国内尽快派部队前来支援。
“支援支援,一打起来就要增援?现在两国签订条约之后,我们不可能明面上往你那里增兵!你是认为老子有什么能变出来一支不在编制表内舰队的魔法吗?!”
在收到博尔顿的求援信息后,瓦尔克帝国军务部部长海因里希气的火冒三丈。
“就算没有舰队,给点船也行啊,对方的泰坦战斗能力远超我方,仅靠这四艘半泰坦,以现在的情况,别说反攻了,恐怕连火足舰队都保不住!”
听到海因里希的话,博尔顿心里那叫一个气不打一处来啊。但是,军务部部长可是瓦尔克帝国军所谓的三长官之一,位高权重。身为军务部部长,海因里希在国内的地位,犹在博尔顿这个国防大臣之上。博尔顿不敢顶撞,急忙开口为自己辩解。
“放屁,再怎么样你们也有四艘泰坦,怎么可能连自己都保不住?!”
海因里希听完更气了,四打三你都打不过?
博尔顿叹了口气,开口说:“他们的泰坦一炮可以直接击沉我方泰坦,我们对单一目标进行齐射,也就只能击伤对方,这要我们怎么保住?”
他这一句话给海因里希干沉默了。
“……泰坦可是造舰技术的精华,对方的技术居然领先我们这么多?”良久,海因里希开口问。
“一开始我也不信,但是看了交战记录之后,我不信也得信了。”
“发来看看。”
博尔顿没有说话,默默地将铁翎舰队的作战记录传了过去。
半小时后,海因里希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次,他的语气里不再有愤怒,反而充满了凝重,他问:“半个月能坚持住吗?”
“这取决于对方增援舰队的支援时间。”博尔顿回答,“我不认为对方在看到我们支援之后,依旧会选择仅靠一支舰队攻击。”
“最近,北方舰队的两支主力舰队刚刚前出到公海星域,同我军的主力舰队对峙,按照常规战术考虑,对方应该至少保留了两支主力舰队作为预备队,根据情报,北方舰队一共也就四个主力舰队,你们那里的第五舰队,应该是新组建的,这么算来,对方应该没有支援舰队才对。”海因里希说。
“如果这样的话……”
博尔顿话没说完,海因里希就打断了他。
“只不过,刚才都是基于常规战术进行推测的,德怀特那家伙我很清楚,我怀疑他仗着我国不敢直接和联邦开战,极有可能已经调了一支部队从前线回援。”
听完海因里希的话,博尔顿皱起了眉:“这样的话,按照补给速度推算,他们最快差不多就是半个月啊。”
“是的,这就是我问你能不能坚持半个月的原因,等他们的支援舰队一到,我猜对方就会立刻开始舰队决战,你们要是能撑住的话,我会想办法帮你们再凑两个舰队过去。”
“两个舰队?不是只有船吗?”博尔顿一愣。
“哼,战争本质就是欺诈的艺术,这次支援过去的是铁翎舰队以及火足舰队的第二战斗群,明白吗?”海因里希冷笑一声,开口交代。
“阁下此计甚妙。”博尔顿听完,点了点头,“只是半个月的话,这里还是撑得住的。”
海因里希的计策并不复杂,是,瓦尔克帝国确实不能投入新的番号,但是条约也没说现有番号不能扩编不是?
瓦尔克帝国可是有八大近卫舰队呢,从里面随便抽两支舰队,以军改的名义,暂时并入火足和铁翎两个舰队,等这边打完撤回来了再宣布军改失败,恢复原编制。这种招数在这种冲突里屡见不鲜,而对手往往只有打掉牙和血往肚里吞的份。
只是这次,瓦尔克帝国算是被迫采用这种计策的。毕竟再不增援,等联邦的支援舰队到位之后,博尔顿的担心那可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而如果两支近卫舰队全部泡汤,那别说博尔顿了,包括海因里希在内,帝国军的三长官一起引咎辞职都不一定保得住自己的命。
“记住,不要因为援军到了就盲目开展舰队决战,如果他们不主动攻击就率领舰队先撤,一切以保住人类帝国这个实体为先。”海因里希还是很不放心,急忙开口交代。
“我明白。”博尔顿点了点头。
地面上,联邦军的指挥部也搬到了503基地。
“现在市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已经恢复了,但是不确定有没有混进居民里的内奸。”陆战队司令路易少将对诺埃尔说。
“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我们也没什么好遮掩的。”诺埃尔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夺回第二大陆,现在这种向轨道高度投送质量的效率还是太低了,而且一旦支援来的战舰有所受创,也需要质量加速器回到轨道高度进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