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分身还是在外面扮唐青,与古先生连线古墓直播。
古先生一落地,头灯所照之处,让他有点傻眼了。
建文帝朱允炆的古墓怎么会这么小,这还是帝王的陵墓嘛?
此陵墓只比普通人的墓大一些,连一个官员的墓都赶不上。
古先生都有点怀疑,系统是不是把他带错了地方。
听泉扶了扶自己的眼镜,认真确认古墓里面。
“我没看错吧?建文帝朱允炆的古墓怎么这么小?
这么小的古墓,不符合建文帝朱允炆的身份!
难道他是真的逃亡了?最后出家为僧变成了平民?”
【确实有点难以置信,建文帝的古墓只有这么一点大。】
【古先生不会是找错了地方,我记得建文帝朱允炆是被火烧死。
最后燕王朱棣把他秘密给葬了,再怎么也应该是享受帝王的陵墓。
而不是眼前的小墓。】
【谁说建文帝朱允炆是被火烧死,历史上都没有明确的说法。
现在也没找到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朱允炆是被火烧死。
倒是建文帝朱允炆落发为僧逃难的说法,在民间到处流传。】
【历史上还有建文帝朱允炆流浪海外的说法,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他。】
【大家都别乱猜测了,不知道古先生在此墓里,能不能找到证据来证明此墓是建文帝朱允炆的。】
古先生依然施展出《守墓术》和《净墓术》,整个墓地里就亮了起来。
眼前的墓主人棺木已经腐烂,衣服也已经腐烂,只剩一副人骨在地面泥土里。
古先生又赶紧施展《复木术》,使棺木恢复原样把人骨装在里面。
不管此地是谁的墓地,古先生都给死者上一炷香。
“唐青、泉哥,直播间的各位粉丝们,你们好!”
泉哥:“古先生你好,非常荣幸你能再次给我这次机会,我一定会好好珍惜。”
古先生说道:“自己努力,我只会给努力人机会。”
古先生接着说道:“我们现在言归正传,一起来看这座墓到底是谁的。”
泉哥:“古先生,旁边有一块墓志铭石碑。”
唐青:“只要有墓志铭石碑就好,马上就能确认墓主的身份。”
古先生来到石碑前,在石碑前后看了看,然后用工具铲除上面的泥土。
泉哥惊讶道:“古先生,石碑上的墓志铭怎么才几个字?”
唐青也惊讶道:“我怎么感觉不像刻的是墓志铭。”
古先生倒是没有惊讶,因为他摸到石碑的时候。
系统就已经显示,这块石碑有讲究,上面也刻有墓主的墓志铭。
古先生擦干净石碑,石碑的前后就刻了三个字—“无名僧”。
泉哥:“无名僧?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墓主是一个僧人?”
唐青:“我记得有民间传说,建文帝朱允炆逃走后,就出家为僧人。”
【这哪里是墓志铭,分明就是表明墓主身份,他是一个僧人。】
【就“无名僧”三个字,很难确认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墓地。】
【我持保留态度,我反正不觉得建文帝朱允炆会葬在这么小的墓里。】
古先生摸着石碑的边说道:“大家不要急,我觉得此石碑还有讲究。”
泉哥:“有讲究??什么讲究??
前后左右就三个字,我怎么没看出来?”
唐青:“石碑有讲究?我看看.....
咦,此石碑比一般的厚一些,难道跟石碑厚度有关?”
泉哥:“不可能,石碑的厚度都是随意的,厚一点也无所谓。”
古先生却说道:“唐青说的没错,还真跟石碑的厚度有关。”
泉哥:“啊...,还真是????”
古先生指着石碑边说道:“大家看这里有点细缝,有点像两块石碑贴在一起。
刚开始可能没缝,年代久了,贴在一起的缝就露出来。”
泉哥睁大眼睛:“古先生说的对,还真像一条缝。”
古先生拿出工具,对着石碑中间的缝敲下去。
“古人制作这块石碑的时候,应该是两块石碑雕好卡位。
然后再加了沾土,才把两块石碑沾的这么紧。
两块石碑沾紧之后,工匠还把外面的缝隙给抹去,一般人就看不出来。”
唐青:“古人为什么把两块石碑粘起来,难道碑文不能给大家看吗?”
泉哥突然惊叫道:“哎呀,我想到了。
你们说,如果此墓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墓地。
他一直在逃亡中,肯定就要隐秘自己的墓志铭,就很符合他的情况。
那是不是说,此古墓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