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兵败逃跑时被活捉的,但曹休一直不肯降服,脾气硬着呢!
刘备和法正一商量,再次派出使者,说可以放归曹休,但曹操必须退出汉中之地!
这原本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戏码,刘备和法正只是想看看曹操怎么应对,绝没想到曹操真的会同意!
曹操同意了,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先放曹休,他们再退出汉中。
刘备他们也同意了曹操的要求,但是也提出了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等徐晃的家人能送进汉中刘备的大营,就立马放了曹休。刘备也是人老成精,这样就算曹操食言,没有退出汉中,他也没亏什么,他得到了徐晃的家人,也就俘获了徐晃的心,以诚心加入的徐晃换不肯降服的曹休那也是赚了。
双方虽然达成了协议,但是双方依旧相互戒备着,相互对峙着,也都在继续增兵,都在继续修筑防御设施,但是双方都没有主动出击的行动。
二十二天后徐晃的家人终于送到了,这可以一个很快的速度,要知道徐晃的家人居住在邺城,,距离可是相当的远。
曹休也立即被送过汉水,回到曹操身边,曹操也践行了协议的内容,他带领大军有序退走,大部分通过傥骆道回到关中,少部分通过子午道回关中。刘备也没有追赶他们,曹操军依然拥有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而且他们还有谷口堡垒的保护,刘备要是不顾死活的跟上去,那绝对会把自己的牙口给崩了。
就在刘备军上下以为捡了便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时候,两个消息传来,才知道为何曹军会这么吃亏的退出汉中了。
原来曹操的后方出了问题,南阳守将侯音与一名叫卫开的人共同举事反叛,擒获了南阳太守东里衮(读gun),聚兵好几千人,盘踞在宛城,还向荆州的关羽发了投靠文书,文书被截获,没有传到关羽手中,曹仁带领部队围困了宛城,攻打了两次都没有攻下宛城。
另外一个更急的问题是,曹操的头风病犯了,头痛欲裂,针石药剂都不起作用。
这两个消息都被封锁了消息。
也因为这样的问题,在接到刘备方的使者后,他们立马就借坡下驴,双方好像都能有了台阶可下,也都有了面子,从表面上看是刘备惜才,主动提出要曹操归还徐晃的家人;而曹操方也是,为了曹休放弃了对汉中地盘的争夺。两人都获得了好名声,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那样!
表面和实际是相差很多很多的!
至少刘备方觉得好像是吃亏了!这也导致刘备方在得到消息后立马做出了反应。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