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指着哈密以西的区域:"据探马报,帖木儿汗国已集结十万大军,由大将沙哈鲁率领,驻扎在吐鲁番一带。"
常遇春补充道:"他们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这次采取了守势,依托天山险要布防。"
蓝玉仔细观察地图:"两位将军,末将有一计。
神机营可沿北路迂回,直插敌军后方。
同时主力正面佯攻,吸引敌军注意。"
徐达皱眉:"太冒险了。北路缺水少粮,一旦被围,后果不堪设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蓝玉坚持道,"神机营轻装前进,七日便可抵达位置。届时火器齐发,敌军必乱。"
常遇春摸着下巴的胡茬:"蓝将军勇气可嘉,但徐帅的顾虑也有道理。不如这样,先派小股部队试探敌军虚实,再定方略。"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徐达决定采纳折中方案:由蓝玉率领两千精锐沿北路侦查,但不急于交战;主力部队则稳步推进,在吐鲁番外围建立防线。
次日黎明,蓝玉挑选了两千最精锐的士兵,携带轻型火炮十门,准备出发。
"蓝将军,"徐达亲自送行,"记住,侦查为主,不可恋战。五日后无论有无发现,都必须返回。"
蓝玉抱拳:"末将明白。"
常遇春递过一个水囊:"西域酷热,多保重。"
离开大营后,蓝玉的部队快速向北移动。戈壁滩上热浪滚滚,士兵们汗如雨下,但无人抱怨。
第三日黄昏,斥候突然来报:"将军!前方十里发现敌军踪迹!约五千骑兵,正向东移动!"
蓝玉立刻下令隐蔽。他亲自爬上一处高地观察:远处尘土飞扬,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正在快速行进,方向直指明军主力侧翼。
"不好!"蓝玉恍然大悟,"这是要偷袭徐将军的后路!李荣,立刻派快马回去报信!"
"将军,那我们..."
蓝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令下去,全军准备战斗。我们要在这里拖住他们,给主力争取时间。"
夜幕降临,神机营埋伏在一处干涸的河床两侧。敌军骑兵果然如期而至,丝毫没有察觉危险。
"放!"蓝玉一声令下。
十门火炮同时怒吼,火光划破夜空。
敌军前锋顿时人仰马翻,阵型大乱。
火铳手们排成三列,轮番射击,铅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
"保持阵型!不要追击!"蓝玉高声命令,"炮兵装填,准备第二轮!"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
敌军丢下数百具尸体,仓皇撤退。
蓝玉清点伤亡,己方仅损失三十余人。
"将军,要追击吗?"李荣兴奋地问。
蓝玉摇头:"不,我们的任务是预警。立刻拔营,返回主力部队。"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撤离时,远处又传来了雷鸣般的马蹄声。
蓝玉脸色骤变——那绝不是五千骑兵能发出的声响。
"全军戒备!"他厉声喝道,"看来我们钓到大鱼了!"
地平线上,黑压压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旌旗遮天蔽日。
蓝玉粗略估计,至少有五万之众。
"将军,怎么办?"士兵们面露惧色。
蓝玉环顾四周,迅速判断形势:后有追兵,前有强敌,突围希望渺茫。
他深吸一口气,拔出佩剑:
"儿郎们!今日我等已无退路!但求死战,报效陛下!神机营——列阵!"
地平线上,黑压压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旌旗遮天蔽日。
蓝玉粗略估计,至少有五万之众。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多年的训练让他们在生死关头依然保持着惊人的纪律性。
炮兵们将十门轻型火炮推到一处略微隆起的高地上,火铳手分成三排,在火炮两侧展开。
"李荣!"蓝玉厉声喝道,"带五十人,去后方警戒,防止敌军包抄!"
"得令!"李荣立刻点齐人马,向后奔去。
蓝玉站在高处,冷静地观察着敌军的动向。
帖木儿汗国的骑兵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