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让李世民对大唐之外好奇(1/2)
不过,话虽如此,李世民心里却是一片舒坦。</br>连这种小事都想着他,把好名声往他身上推,试问这种臣子谁不喜欢?</br>“走吧,去县令府,找子安。”</br>马车又动了起来。</br>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赶路,李世民却在县令府得到了陈衍不在家,出门去了县衙的消息。</br>李世民对此倒也不意外,陪着两个女儿聊了聊天,叮嘱高阳一些事,又让李君羡驾车去了县衙。</br>找到陈衍之后,他直言道:“上次你给朕的信件,朕看了。”</br>陈衍会意,“陛下请随我来,咱们去折冲府瞧瞧。”</br>临近上马车时,陈衍本想和李君羡坐在外面,但李世民执意要陈衍进车厢。</br>最后,更是说出了,“这又不是朝堂,咱们是一家人的话。”</br>陈衍推辞不过,只好进去。</br>“行啦,瞧你那样。”</br>李世民看着他拘谨的模样,轻嗤:“不就是坐个马车吗?”</br>“你什么时候也这么在乎这种事了?”</br>“别装了,朕都看透你了。”</br>陈衍有些尴尬,“陛下,瞧您这话说得,我最老实了,怎么会装呢?”</br>“啊,对对对。”李世民敷衍一句,而后又提起棉衣的事。</br>“外面传言的棉衣,当真有很好的御寒效果?”</br>事实上,冬天一直是李世民最不愿意经历的一个季节。</br>因为大唐目前还有许多百姓贫苦,买不起衣物,冬天对他们来说太难熬了。</br>每到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大唐不少百姓都会冻死。</br>这不是开玩笑的,而是真的冻死,且数量不少。</br>倘若陈衍的棉衣效果真那么好,他想看看能否多准备些,让今后大唐不再有冻死之人。</br>“这还能有假?”</br>谈起棉衣,陈衍眉飞色舞道:“这可是我去年想了好多办法,经过五十多次的失败才做出来的成品。”</br>“御寒效果极佳。”</br>“一个普通人,即使上面只穿一件棉衣,其他什么都不穿,冬天最多也只感觉到冷,却不会冻死。”</br>越听,李世民的眼睛越亮,“那这棉衣的定价几何?”</br>“最普通的百姓能否买得起?”</br>“......呃,这。”陈衍迟疑了。</br>说实话,这棉衣的由来,其实可以跟厕纸归于一类。</br>都是陈衍被逼的没办法后,硬做出来的。</br>是,陈衍一早就找到了棉花,并种了出来。</br>可这玩意吧,首先处理就是一个大麻烦,其次要做什么样的衣服同样是个麻烦。</br>你不能完全照搬后世的衣服来,你得符合这个时代的风格。</br>要不然把棉花硬塞到唐装里,只会显得不伦不类,难看得要死。</br>以至于后来陈衍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做出了里衣。</br>穿在里面,外面再套上正常的衣服,这样一来就好多了。</br>可不管做成什么样,这种衣服的成本摆在那里,最低也要二十五文钱,这还是他一分不赚的价格。</br>更何况,棉花就那么多。</br>即使他今年的地里没有种粮食,全种了棉花,也只能满足亲朋好友,以及渭南县少部分百姓罢了。</br>想让大唐百姓全部穿上这种加了棉花的衣服,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做到的。</br>“怎么,这种衣服的价格很高?”</br>李世民谈不上什么失望,毕竟御寒效果这么好,价格自然不会太低。</br>就跟锦衣一样,若不是原材料贵,且穿得舒服,能卖上那么高的价格吗?</br>“倒也不是......”</br>陈衍具体给李世民解释了什么是棉花,又说起棉衣的造价成本。</br>而后道:“想要推广出去,势必要让大量百姓种植棉花,可这里面存在不少问题,毕竟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br>“普通百姓种出来的粮食自己都不够吃,不一定愿意去种棉花。”</br>“除非......”</br>“除非个屁!”李世民瞪了他一眼,“你傻还是百姓傻?”</br>“这种好东西,傻子才不种!”</br>“只要你把种子拿出来,告诉大家棉衣是用棉花制成的,百姓怎么可能不愿意种?”</br>“这玩意儿要种很多吗?”</br>“你家才多少地?种了一年,满足了那么多给你干活的百姓,还能余下一部分做成棉衣售卖,想必不会对粮食的收成造成太大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