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新野的刘彻也收到了从舞阳沮授那里传来的战报。
看着战报的内容,刘彻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难道真的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心里的疑问刚冒出头,思绪就被郭嘉打断了。
“主公,这事我觉得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要说江夏有行动之前,咱们想得多一点,谨慎些还行。
但现在对方这样的行为,不像是早有预谋,到像是临时起意。”
“哦?奉孝之前你可是极力主张要谨慎行事的。
怎么到这会,你反而不那么认为了呢?”
“主公,形势在变,咱们的思路也得跟上啊!
之前一切都还不明了,我们这些做谋士的,肯定是多疑谨慎一些好啊。
再说了,这不也是主公一贯的做法吗?”
不等刘彻回应,郭嘉继续说道:
“之前只是徐庶让关羽出来莫名其妙地跟咱们打了一仗。
江夏那边根本没有任何动静。
能用来判断的依据太少,所以可能性就会很多。
我们主张谨慎行事,甚至建议主公合兵一处暂时观望。
这也都是因为依据不足,没法给出准确判断的原因。
现在江夏程普搞出这么大动静,暴露给咱们的信息太多了。
所以判断起来就很容易。”
刘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赞同道:
“确实是这样,当时情况不明,我都没有畏首畏尾。
现在程普这么一折腾,我就更不能受他们影响而改变策略了。”
“主公,这事不必多想。
以我之见,程普应该是从关羽的那次出击里体会到了徐庶的意图。
因为咱们封锁两边的联系,这才无奈根据这个意图做出了决断。
看样子,应该是程普希望牺牲自己的安全,为徐庶创造某种机会。
比如吸引咱们的主力,打乱咱们现在的部署。
只要襄阳那边压力减轻,徐庶就有机会趁机做很多事情。
咱们分割包围的局面,就有可能被打破。”
刘彻也是刚才猛的看到最新战报,加上沮授用词比较严肃。
这才一时没多想,误以为自己“不多疑”的行为,酿成了大祸。
如今听郭嘉这么一分析,刘彻的心瞬间就安定下来。
“哈哈,哈哈哈!”
安定下来之后,刘彻不禁大笑起来。
一边笑还一边指着郭嘉说道:
“要不说还得是你郭奉孝呢?
要不是你提醒,我还当徐庶、程普他们多厉害呢!
现在看来,不过是被咱们围困的没办法,选择了狗急跳墙罢了!”
郭嘉见主公一点不固执,还一点就透,心里也是无比畅快。
陪着刘彻笑了几声后,郭嘉恢复严肃的神情,询问道:
“那现在主公准备如何处置这件事呢?”
“嗯,既然咱们俩想法一致,那就证明孙策应该是没有留后手在江夏。
没有留后手,那江夏顶天也就是三五万守军。
根据沮授发回来的消息,目前出现在城外的江东军少说也有两三万。
那江夏城防御必然空虚。
既然他们想玩,那咱们就陪他们玩到底!”
说罢,刘彻立刻找来传令兵。
“你派人去通知曹仁和沮授。
告诉他们,坚守各自的岗位。
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避战、怯战。
另外在告诉沮授,就说他堂堂河北顶级谋主。
应该不至于被江东几个不入流的角色吓到不知该如何是好吧?
至于如何应对江夏的多路出击,让沮授自己看着办,我这不会给他任何建议,也不会再增派援军!”
传令兵走后,刘彻又召集中军所有将领、谋士前来议事。
把他和郭嘉商量后的结果告诉了大家。
刚听到这些的时候,众人是有些吃惊的。
毕竟是打仗,自己的判断就算再准确,也得保持一定的警惕心理。
后路总是要留出来的。
但主公似乎并不担心事情有什么变化,做法也有些跟敌人赌气的意思。
这让众人心里都很是不安。
刘彻也能理解大家的心情,打仗不是下棋,万一走错一步,可没有反悔的机会。
不过刘彻也相信自己的战争直觉和能力,同时对郭嘉的智谋也十分信任。
“诸位,不就是几万孙刘联军守卫的荆州吗?
咱们几十万人的主力大军,兵强马壮、良将、谋臣无数。
还能让他们翻起浪花来?”
简单安抚众人后,刘彻下令道:
“根据当前战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