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一路则是星夜奔赴新野和襄阳交汇处扎营。
刘彻率领中军在新野驻军。
消息很快传到了襄阳城里。
“元直,曹操来势汹汹,已经兵分三路准备同时攻打襄阳和江夏。
现在大哥还有孙策都没在荆州。
眼看曹仁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安营扎寨,咱们该如何是好?”
关羽一脸忧愁,焦急地看着徐庶。
并不是因为关羽怕了。
而是自己肩上的担子太重。
但因为实力原因,大哥刘备给自己留下的兵马太少。
现在明知道曹操主力就在眼前,襄阳城又不得有失。
关羽只能依靠徐庶的计谋。
徐庶看了看身边的李严、黄忠等人,又看了看关羽。
然后突然放声大笑。
“元直,你这是啥意思?
曹操数十万大军压境,咱们几个城加起来能调用的不过三五万人马。
这你怎么笑得出来?”
一旁协助防御的黄权也有些不解的看向徐庶。
“是啊元直,现在大军压境,孙策的江夏也危在旦夕。
咱们可是没有什么靠谱的后备力量的。
如此窘境,你为何发笑?”
徐庶笑声逐渐停止,笑过之后,徐庶这才轻松道:
“当年司马懿谋划许久,以动制静,这才在咱们手里占了几次便宜。
一旦咱们反应过来,西凉十万大军加司马懿万余精兵,愣是没有拿下襄阳。
更别说现在的襄阳早就不是以前那个遍布蔡瑁眼线的襄阳城了。
如此地利,咱们又提前有了准备。
曹操就是有三头六臂,他也不可能轻易攻下襄阳。
但益州、淮南两地,曹操留下的守备力量,可未必能比咱们守得久。
现在,该着急的是曹操才对啊!”
“元直你说的这些我不敢苟同。
曹操本来就家大业大,相对于咱们。
他的没多少守备力量,那可不是三五万人马。
光是张辽手里,那就有十万青州兵啊!
一旦襄阳被攻下,曹操必定一路南下,把益州和江东隔开。
主公再失去荆州后方的情况下,又和孙策断了联系。
那可是相当危险的!”
黄权心里也知道,这个时候就是孙刘联军和曹操的斗智斗勇。
胜负关键就在谁先守不住。
假如张辽、司马懿先守不住。
那曹操的西凉、关中、豫州等地都会暴露在孙刘联军的兵锋之下。
到那时,曹操必定不敢继续猛攻荆州。
肯定会回防试图夺回失去的地盘,保证后方安全。
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襄阳绝对不能丢,最少不能在另外两路还在死守的时候丢。
但是实力对比上,人家曹操守军的数量、质量可都比自己高。
也就是说,襄阳、江夏的防守压力,要比合肥、汉中大很多。
这种情况下,徐庶说的根本不现实。
徐庶早就看明白了一切,害怕关羽等人过于胡思乱想,影响军心。
徐庶也不敢一直吊着大家的胃口。
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徐庶赶忙解释道:
“实际上咱们的优势,恰恰是江夏、襄阳都兵临城下。
这种级别的大战,最忌讳贪多。
越是想同时达成很多目的,越是不能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击破某一处。
曹操应该是对自己的实力和麾下将领的能力太过自信。
居然分兵三路,同时攻打江夏、襄阳。
针对这个,我自有妙计应对。”
说罢,徐庶把自己的计策详细地告诉了众人。
众人听罢无不惊叹。
“还得是元直你脑子灵光啊!”
关羽对于徐庶的每一条计策都是钦佩不已,尤其是今天这条,更是绝妙。
黄权虽说也赞成和钦佩,但总觉得不踏实。
于是黄权有些担忧地问道:
“江夏守军自顾不暇,他们能否按照咱们的要求,完成诱敌增兵、拖住敌人主力的任务?
而且,咱们这边就这么点人,随意出击会不会太冒险?”
徐庶自信一笑,安抚道:
“公衡尽管放心,只要能把我的想法带到江夏,保证此计必成。
另外,为了方便信使传信,咱们还得先给对面制造点混乱。
让他们先把注意力集中在襄阳这边。”
关羽、黄权等人一听徐庶居然想得这么周全,也就不再有所担心。
“那元直你说,需要我们怎么吸引曹军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