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汉武帝穿越曹操 > 第307章 圣旨风波

第307章 圣旨风波(1/2)

    司马懿眼看天下即将平定,而自己还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大胜。

    一旦乱世结束,论资排辈的时候,自己必然落后与郭嘉等老臣。

    这是司马懿不愿意看到的。

    虽说主公对自己十分器重,但再器重也得自己有足够的功劳,主公才好意思封赏。

    一旦天下太平,没了战功,自己恐怕难以在朝堂之中身居要职。

    要靠政绩磨资历,哪得到猴年马月?

    况且主公年逾五十,还能清醒地活几年?

    自己又没有跟某位世子交好,全靠主公提携。

    一旦主公年老糊涂,自己还没混出个样子。

    这一生岂不要碌碌而为?

    综合这些考虑,司马懿最终选择了把事情闹大。

    让那份圣旨传如益州。

    只要刘备、孙策联盟稳固,那自己就有的是机会老战功。

    只不过主公那边要多操点心,多费些事罢了。

    之所以让郭淮阻止两天,也是因为以司马懿现在的地位、郭淮的能力,两天就是极限。

    司马懿起初也不确定圣旨的内容,也不敢轻易做决定。

    直到传令的人的到来,司马懿从他们的行为举止、讲述之中才逐渐确定了这份圣旨的分量。

    也才有了最终的决定。

    不久之后,郭淮眼看就要拦不住朝廷的信使。

    就在第二天夜晚,一个司马懿的心腹小心翼翼地找到了还未休息的郭淮。

    两人秘密交流一番后,郭淮第二天便放那对信使进了葭萌关。

    曹真得知郭淮已经无端阻拦人家两天,还没等到主公其他消息后,也不敢再次阻拦。

    信使也得以踏入益州,把圣旨带到了刘备的地盘。

    信使走后一天,司马懿名面上的追兵才姗姗来迟。

    夏侯渊派出的斥候在暗处目睹了全过程。

    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很快就把情况告诉了夏侯渊。

    加上刘彻派出的人回去的报告。

    所有人都以为司马懿在没有任何借口的情况下,为了主公大业,冒着被陛下问罪的风险硬拖住信使两天。

    却不知道司马懿暗中做了手脚,在最后关头放走了信使。

    ……

    建安十一年夏初,两份不同内容的圣旨,分别出现在了孙策和刘备的面前。

    刘备拿到的,是送往益州的那份。

    刘协亲自发出的不承认刘民的圣旨。

    而孙策收到的则是刘彻随后发出的那份承认弘农王,并邀请弘农王返回封地的圣旨。

    “大胆曹贼!竟敢蒙蔽圣听,越暨替陛下下旨不承认弘农王身份!

    此等行径与反贼无异!

    我刘备必定要杀进许都,清君侧,想曹贼讨要个说法!”

    收到圣旨的第一时间,刘备是愤怒的。

    孙策越级拥立弘农王的举动虽说不正义,但弘农王本身是没有错的。

    毕竟是少帝刘辩遗腹子,就算孙策不隔着当今陛下拥立,刘备也会想办法为他奏请陛下敕封。

    但曹贼害怕弘农王威胁到当今陛下皇位,怕自己失去挟天子的资格。

    居然敢如此愚弄天下人,确实更可恨。

    “主公,这事有点不对劲。”

    诸葛亮一眼就看出这里不对劲的地方。

    “按理说,这圣旨应该是多路一起发出来的。

    咱们益州山高路远,道路难行。

    也应该是最后一个收到的。

    那么,中间这段空档期,为什么没有先收到的人过来报信呢?

    比如距离许都十分近的荆州。”

    “公明说得对啊。

    主公,我也觉得这事不简单。”

    法正、张松、庞统等谋士,也都和诸葛亮一样的想法。

    假如曹操急于否定弘农王的身份,以免一场梦多,他肯定会尽可能快地把消息传遍天下。

    荆州那么近的地方,为什么到现在都没一点动静?

    守卫襄阳的可是关羽、徐庶。

    他们俩一个是刘备的义弟,一个是刘备初代白月光。

    这两人绝对不会擅作主张或者收到圣旨后知情不报。

    “那诸位以为这中间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诸葛亮等人先是互相对视一眼,然后都会心地点点头。

    最后诸葛亮代表众人道:

    “主公,恐怕害怕弘农王抢夺帝位的,不止是曹操一人啊!

    之前我也观察过那信使。

    看装束、气质、行为举止,更像是朝廷御用的快马传令。

    假如这事是擦贼主使,他没必要用自己谈不上信任的御用信使。

    用他麾下的斥候岂不是更好?”

    诸葛亮这话,就差没有直接说出自己怀疑对象的名字了。

    刘备当然一听就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