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422章 哑线滴血,心网裂痕

第422章 哑线滴血,心网裂痕(2/3)

劈头盖脸砸下来,他却觉得比不得胸腔里那团灼烧的火——周哑子是织心盟最年长的匠人,十年前在苏州河救过原主的命,指腹上的茧子能磨断普通丝线,此刻却被人用碎瓷片划开食指,血珠子坠在警讯银丝上。

    "吱呀——"木门在他掌心裂开条缝,霉腥混着血气扑面而来。

    他一步跨进门槛,灯笼光扫过土炕的瞬间,瞳孔骤缩成针尖。

    周哑子佝偻的脊背还在抽搐,银发浸着冷汗黏在额角,腕下银丝正随着血滴坠落震颤。

    苏若雪跪在炕边,用蓝布裹着的织人锤轻轻压着老人的伤口,见他进来,睫毛上的雨珠簌簌落进眼眶:"脉搏比刚才弱了。"

    顾承砚蹲下身,指腹擦过周哑子掌心的碎瓷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瓷片边缘沾着半枚模糊的指纹,不是老人的。

    他又看向墙上那幅血画——活谱机的传动齿轮故意错了两齿,这是周哑子用命在递假消息。"青鸟。"他头也不抬,"去账房搬三年前的入职册,还有双承堂后巷的竹管录音。"

    "是。"青鸟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短刀在腰间碰出轻响,转身时带起一阵风,门帘拍在顾承砚后背上。

    苏若雪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承砚,织心盟的匠人名单锁在我房梁的铁匣里,钥匙只有你我有。"她的手凉得像冰,"除非......"

    "除非有人能进你的房间。"顾承砚替她说完,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前日苏若雪去广慈医院照顾染伤寒的绣娘,留他独自在宅子里整理账本——那是唯一一次,铁匣钥匙离了她的贴身肚兜。

    雨声突然大了。

    顾承砚把灯笼挂在墙钉上,光晕里,窗台那半块芝麻糖的糖纸泛着暗黄。

    他拈起糖纸,指尖在边缘的墨迹上一蹭——靛蓝色,是美华印书馆的专用墨,上个月他们刚印过织心盟的招工启事。

    "若雪,去药铺取参汤。"他把糖纸塞进怀里,"周师傅需要吊命。"

    苏若雪起身时,蓝布木匣从她膝头滑落在地,铜锁"咔嗒"轻响。

    顾承砚盯着那把锁,突然想起半月前苏若雪说锁簧生了锈,是他亲手用细铜丝挑开的——那根铜丝,此刻还别在他袖扣里。

    账房的煤油灯熬到第三遍灯芯时,青鸟抱着半人高的竹管冲了进来。

    竹管表面刻着"民国二十五年七月初九",正是七匠入职那日的监控录音。

    顾承砚扯过竹管,用裁纸刀挑开密封的蜡封,将竹管倒悬在铜盆上——这是他发明的"声波留痕法",说话声会震落管壁的炭粉,在盆底积成纹路。

    炭粉簌簌落进铜盆,顾承砚的指尖突然顿住。

    盆底除了七匠粗重的呼吸声,还有道极细的刮擦声,像指甲盖蹭过金属。

    他摸出怀表,将表盖贴在铜盆边缘——表盖的共振会放大细微声响。"叮——"金属震颤声突然清晰,是微型窃录器吸附在铜梭上的信号!

    "那日给匠人送茶的清洁工。"顾承砚猛地翻到入职册第七页,"登记的是'福来洋行杂役王阿三',但王阿三上个月就死在码头塌仓事故里了。"他的手指重重叩在纸页上,"有人冒名顶替,在茶盏底贴了窃听器。"

    青鸟的短刀"噌"地出鞘,刀尖抵在门框上:"我现在去码头查——"

    "不。"顾承砚按住他的手腕,"他们要的是活谱机图纸,周师傅没松口,说明还没拿到。"他从抽屉里取出七枚青铜小锤,锤头的缠枝莲纹在灯下泛着冷光,"启动'断网重织'。

    你带着这些'心频锁'去见七匠,每把锤子的震频对应匠人的心律,以后银丝联络必须双重共振才能导通。"

    "那图纸?"

    "拆成七段。"顾承砚抽出活谱机蓝图,用裁纸刀精准划开,"一段藏在周师傅的织机记忆里,一段在张阿爹的染缸口诀里,剩下的......"他抬头看向窗外,雨幕里闪过苏若雪提着药罐的身影,"藏在他们最珍视的东西里。

    非共鸣唤醒,谁也拼不全。"

    子夜时分,顾家祖祠的"火种碑"前。

    顾承砚将原始匠人名单投进火盆,纸灰打着旋儿升上夜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