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394章 梭埋根处,陈字为契

第394章 梭埋根处,陈字为契(2/3)


    "苏州的老阿婆,守了十年。"青鸟声音发沉,"她说还有六处,都埋着这样的纽扣。"

    顾承砚捏着纽扣,指腹摩挲着锈迹。

    窗外飘起细雨,打湿了檐角的铜铃,叮咚声里,他突然起身,将纽扣收进内袋:"备车。"

    "少东家要去哪儿?"苏若雪放下茶盏。

    "苏州。"顾承砚扣上长衫第二粒盘扣,"有些事,得亲自看看。"

    雨丝斜斜扫过门框时,他的身影已消失在巷口。

    苏若雪望着案头摊开的《七脉归心图》,见最上面的"苏州"墨点被雨水晕开,像滴将要落下的泪。

    苏州老槐树下的泥印还带着晨露的潮气。

    顾承砚蹲在老阿婆方才跪过的位置,指腹碾过被泪水洇湿的青石板,锈迹斑斑的铜纽扣在他掌心发烫——那温度不似金属,倒像十年前被埋进树洞的梭子,带着守誓者的血温。

    "阿婆。"他抬头看向缩在屋檐下的盲眼老妪,雨丝顺着她灰白的鬓角往下淌,"当年陈师傅埋梭时,可曾说过'蝉蜕'之后要如何?"

    老阿婆摸索着摸出块蓝布包,抖开时落出半枚染着靛青的梭头:"他说'织魂不死,便要换个活法'。"她枯瘦的手突然攥住顾承砚的手腕,"小先生,我们不是要当英雄,是要......"她喉间哽住,"要让日本人烧不掉的东西,换个样子活在人间。"

    顾承砚的指节在裤腿上蹭了蹭,摸到内袋里《七脉归心图》的折痕。

    图上"苏州"那个墨点,此刻正抵着他的心跳。

    他突然起身,冲苏明远扬了扬下巴:"去把铁匠铺的炭炉搬来。"

    "少东家?"苏明远一愣,"这纽扣......"

    "熔了。"顾承砚将纽扣抛向空中,雨丝穿过金属弧光,"铸进新织机的基座里。"

    老槐树下霎时静得能听见雨打青瓦。

    老阿婆的竹杖"当"地磕在地上:"这是陈师傅用半条命换的信物啊!"

    "正是因为太珍贵。"顾承砚解开长衫第二粒盘扣,露出底下洗得发白的月白中衣,"名册会被烧,总坛会被端,但织机不会——全上海的织机都在转,每台基座里都有半枚'心钉',谁能烧得完?"他转向围过来的几个织工,其中有挑水的、染布的,甚至还有街角卖油墩子的阿福,"你们仍是裁缝、木匠、船夫,该做什么做什么。

    但若哪日听见《绣娘谣》变了调......"他从苏若雪手里接过胡琴,指尖拨出个走调的颤音,"那就是织魂在召唤。"

    老阿婆突然笑了,皱纹里渗着泪:"陈师傅说过,真的盟,该长在泥土里。"

    炭炉烧得通红时,顾承砚亲手将铜纽扣丢进坩埚。

    金属熔化的青烟里,他看见老阿婆颤巍巍摸向熔液,又触电般缩回手——不是心疼,是敬畏。

    苏明远举着铁钳的手在抖,熔浆滴进模具的"滋滋"声里,他听见自己说:"以后每造一台新织机,都要熔半枚这样的信物进去。

    记住,不立名册,不设总坛。"

    "少东家是要把'心钉盟'种进骨头里。"青鸟站在巷口,雨幕中他的帽檐滴着水,却笑得像看见种子破壳,"日本人要挖,就得挖整个上海滩的骨头。"

    当夜,顾家绸庄顶楼的"听机匣"突然发出蜂鸣。

    这是顾承砚让人改造的无线电监测器,原本用来截获日商密电,此刻耳机里却跳出一串杂音——仔细辨听,竟是《绣娘谣》的片段,"月上柳梢头"的调子被截成几段,像被人故意揉碎了撒进电波里。

    "广生洋行的发报机连续三次紧急呼叫。"青鸟扯下耳机,眼底泛着兴奋的红,"他们的技术组连夜搬着共振接收器满租界跑,说信号源乱得像群蜂子。"

    顾承砚站在新铸成的织机前,熔浆冷却后的基座泛着暗哑的光。

    他伸手按住机轴,能摸到金属里未散的余温:"他们用'影子'控人——每个汉奸背后都有根看不见的线。"他转头看向窗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