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那巨大的全息操作界面前,伸出手指,在虚空中快速划动。幽蓝色的界面如同活水般流动,瞬间展开,显示出极其复杂的、由无数光点和光线构成的全球区块链节点拓扑图,以及瀑布般流淌的加密数据流。
“对方摧毁的,”程长赢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锋利的弧度,“只是一个早已在三个月前完成数据迁移、仅作为诱饵和缓冲存在的‘冷备份’阵列柜。他们以为烧掉了一本至关重要的‘账本’,却不知道这本账的每一个字、每一笔记录,早已用最坚硬的‘法则之链’,铭刻在了遍布全球的‘链塔’之上。物理的火焰,永远无法焚毁数字的永恒!”
希望的光芒如同初升的朝阳,瞬间驱散了所有的阴霾和绝望!苏晚晴激动地捂住了嘴,眼中泛起泪光。陈墨更是如同朝圣者般,痴迷地看着那些沉默的黑色机柜和流动的全息数据,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陈墨,接入‘链塔’最高权限。”程长赢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调取与陆天专利诉讼案相关的所有原始证据文件——设计图纸迭代版本、历史邮件原件、会议纪要扫描件——在‘链塔’中的分布式存储记录、时间戳、哈希值,以及全球至少五个不同地理节点对该文件碎片的交叉验证签名记录!生成一份完整的、具备最高司法证明力的‘链塔证据链报告’!我要在下次开庭时,用这份报告,连同‘链塔’系统的架构白皮书和国家级司法电子证据鉴定中心的认证报告,彻底砸碎对方所有的侥幸和谎言!”
“明白!程总!”陈墨的声音因激动而高亢,立刻如同最虔诚的信徒般扑向操作台。
很快,一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厚达数百页的《链塔系统证据链验证报告》被打印出来。报告内容详实到令人震撼:每一份关键证据文件,都清晰地标注着其在“链塔”中首次存储的精确到纳秒的时间戳、唯一的哈希值指纹、文件被分割加密后存储在全球不同节点的位置索引,以及来自不同司法辖区(利用当地节点)的独立验证机构的电子签名和验证时间戳。整份报告如同一座由钢铁和代码构筑的、坚不可摧的“罪证链塔”!
几天后,临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陆天委托的律师钱律师,显然已经通过某种渠道得知了长赢数据中心“意外火灾”的消息。他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得意和一丝胜券在握的倨傲。一开庭,他便迫不及待地起身,声音洪亮,充满了表演式的悲愤:
“审判长!各位陪审员!我方刚刚获悉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被告长赢集团存储所谓‘原始证据’的数据中心,在几天前发生严重火灾,关键存储设备完全损毁!这充分说明,被告之前提交的所谓‘云图法槌’电子证据,其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存在严重瑕疵!甚至不排除是人为制造虚假证据后,再故意毁灭原始载体以逃避审查!我方坚决要求法庭,否决被告之前提交的所有电子证据!并考虑被告存在恶意销毁证据、妨碍司法的严重情节!”
法庭内一片哗然。记者们的镜头纷纷对准了被告席上的张倩和旁听席上的程长赢。
然而,张倩的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她从容起身,向审判长微微鞠躬:“审判长,原告律师所言,纯属无端臆测和恶意中伤。关于我司数据中心的意外事故,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但该事故,与我司提交的电子证据的效力,毫无关联。”
她示意书记员将那份厚重的《链塔系统证据链验证报告》以及配套的技术白皮书、司法鉴定书提交给法庭。“因为,我司所有关键证据的原始文件及存证记录,并非存储于单一数据中心。而是采用了我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的‘链塔’分布式区块链存证系统进行保全。该系统……”
张倩用清晰、专业的语言,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链塔”系统的核心原理——去中心化存储、多重加密、碎片化、全球节点实时同步与交叉验证、物理隔绝防护。她重点强调了该系统的不可篡改性、抗物理损毁性以及其设计完全符合乃至超越了国内外关于电子证据可靠性的最高标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原告方试图以一起针对单一物理存储设施的破坏事故,来否定基于全球分布式节点、具备最高抗毁性的‘链塔’系统所存证的数据,是极其荒谬且缺乏法律依据的。”张倩的声音铿锵有力,“我方提交的这份报告,详细记录了所有涉案关键证据文件在‘链塔’系统中的完整存证链条,包括精确的时间戳、唯一的哈希值、碎片存储位置以及来自全球多个独立节点的验证签名。其法律效力,远非传统物理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