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 第451章 松林清剿与燕云垦荒

第451章 松林清剿与燕云垦荒(2/2)

丹人百姓也能领取土地,与汉人百姓一视同仁。“大家放心,不管是汉人还是契丹人,只要愿意种地,都能领到土地和种子,” 哈桑对着百姓们说,“大宋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勤劳的人,咱们一起努力,让易州的土地长出更多的粮食。”

    契丹人百姓耶律娜也领了二十亩土地,她握着土地凭证,激动地对哈桑说:“将军,谢谢大宋,我终于有自己的土地了!我要种桑麻,等桑麻成熟了,就去互市坊换丝绸,给我的孩子做新衣服。” 哈桑点头:“好好种,有困难随时找官府,我们会帮你的。”

    深夜的蓟州议事厅,灯火通明。王晏之正在写《燕云垦荒奏疏》,详细阐述垦荒令的内容、土地分配、农具种子筹备情况,准备送往汴京。“垦荒不仅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还能为北伐提供粮草支持,” 他在奏疏中写道,“预计明年秋收,燕云六州可收粟米五十万石,足够北伐军十万人吃一年,届时再进攻榆关,就有足够的把握。”

    天快亮时,晨雾再次笼罩燕云大地。蓟州城外的荒地上,百姓们已开始开垦土地 —— 有的用犁耕地,有的用锄除草,有的则在播种耐盐禾,劝农使们在田间穿梭,指导百姓种植,铁匠们则在一旁维修农具,整个田野一片忙碌的景象。李二郎带着士兵们也赶来帮忙,有的帮百姓拉犁,有的帮百姓搬运种子,晨雾中,汉、契丹百姓与宋军士兵并肩劳作,场面格外温馨。

    易州的田野上,耶律娜正和家人一起播种桑苗。她的丈夫在互市坊做买卖,儿子在乡兵训练营训练,女儿则在田间帮她递桑苗,一家人脸上都带着笑容。“等桑苗长大了,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耶律娜对丈夫说,“说不定过几年,咱们还能盖新房子,买新衣服。” 丈夫点头:“是啊,多亏了大宋的好政策,咱们才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晨雾散去,阳光普照,燕云的田野上一片生机勃勃。从黑松林的残敌清剿,到燕云垦荒令的推行,北伐军不仅用武力肃清了隐患,更用政策赢得了民心。百姓们积极垦荒,工匠们忙着打造农具,民夫们运送种子,归降的辽兵们融入大宋 —— 整个燕云,都在朝着太平盛世的方向前进。

    这场黑松林清剿与燕云垦荒,是燕云光复的重要转折点。它证明,收复失地不仅需要强大的武力,更需要科学的治理和民生的恢复;不仅要让土地重回大宋版图,更要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而在王晏之、李二郎、哈桑等人的带领下,在汉契百姓的共同努力下,燕云的光复事业正稳步推进,大宋的北伐目标,也即将实现。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