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啪~”
电影还没开始,周游等人出现在放映厅的前面现场就已经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既是对他的欢迎,同样也是对他在戛纳取得耀眼成绩的祝贺。
周游带着演员主创们微微鞠躬算是谢过,等主持人简单介绍了主创团队和电影之后,他才接过来话筒。
“要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流浪地球》的首映礼,我是导演周游。”
“哗啦啦啦~”
周游先是客气了一句,放映厅内的掌声再次响起,经历过一个多月前戛纳那种“世界聚焦于我”的场面之后,周游最近都对这种状况有些脱敏,何况眼前的阵仗跟戛纳根本没法比,所以他心里倒是一点也不紧张。
“这部电影我们团队打磨了好几年,因为是我至今为止拍摄制作时间最长,耗费心血最多的一部电影。它来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带着地球去流浪’这样一个故事。”
他拿着话筒在台上娓娓道来,放映厅内的观众同样听的认真,虽然还没有看过电影,但他们已经看过周游团队放出来的预告片以及花絮,大概对电影的故事和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大家也挺好奇的,这么宏大的一个故事到底应该怎么拍出来。
前面的周游还在继续:“面对这个问题其实我想说,这正是我们华夏文明独有的浪漫,那就是当灾难来临时,我们选择背负故土一同远行,而不是抛弃家园独自逃亡。这种对土地的眷恋,对团聚的渴望是刻在我们文化基因中的坚持。祖祖辈辈,皆是如此。”
“电影里有英雄,但却没有超级英雄,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一代又一代,无数的普通人用团结与牺牲守护人类文明的微光,守护子孙后代的希望。”
“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另类的‘流浪’,很多东西我们也是从零开始,比如这部戏的世界观,设计每一台行星发动机,设计每一辆运载车,甚至思考未来的人类应该是如何吃饭,吃什么食物,如何去生活。
很诚实的告诉大家,这部电影并不是完全由国内团队完成,但它的特效百分之75都是我们国内的团队做出来的,效果一点也不比国际上一流的水平差。”
“同时,电影里的许多场景都是实景搭建,演员们穿着60公斤的防护服艰难表演...这些都是我们为了电影的付出,而这一切简单,都因为我们相信:华国的科幻电影值得被看见。”
“哗啦啦啦~”
放映厅内的掌声再次响起,这话周游虽然是有感而发,也紧紧贴合电影的主题,可这会儿从他自己嘴里说出来反而自己觉得有些假大空,但他又不得不说。
毕竟这会儿大家都还没看过影片,自己跟他们聊一些片子里面的情节或人物人家也听不懂,思来想去只能在开场的时候说这个。
说完之后周游再次欠身,主持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时候不能问电影里面的事,于是她把话筒依次递给后面的主创演员们,询问他们一些电影拍摄时的趣事,跟导演合作的感受以及他们作为演员的角度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
这些东西不用周游交代演员们也有有所准备,何况其中几个演员也出席过不少这种场合,就算是第一次站在前面讲话倒也不会显得紧张局促。
周游进来之前就交代过他们,按照真实想法说就行。
他不能左右下面的观众或者媒体人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但对自己人可以这么要求,反正只要不是什么暴论,在电影范围之内的,都可以大胆讲出来。
等前面的主创都发了一遍言之后,周游等人才在观众席第一排坐下,电影院放映厅的灯光也在此刻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聚焦在前面的大荧幕上。
电影在吴晶和因为身体原因并没有到现场的吴孟达一起坐在海边带着孩子看星星开场,观众们又随着那一个个看上去无比真实的灾难新闻播报沉浸其中。
这种电影其实最难的不在于那些特效场面,那些特效场面只要肯把钱花在上面总能做的出来,最难的反而是这类电影的“味道和质感”。
以往的华国科幻电影总是被诟病粗制滥造,一方面是技术不过关,另一方面就是没人敢拿这么大投资去赌日渐衰落的科幻电影票房,哪怕是好莱坞,在周游的《星际穿越》之前,大家同样也已经不看好科幻电影。
这种电影哪怕拍的好,也是叫好不叫座,大多情况下都很难把成本给收回来。
而现在,无论是技术支持,还是资金支持,亦或是团队演员,周游都属于能调动圈内最好资源的那一批导演。
他也不负众望,让在场的所有观众心中都不禁感叹了一句:
“不愧是周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