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 > 第222章 林老师上课时间

第222章 林老师上课时间(1/2)

    其实林枫对于这个也不算专业的,不过在沟通过程也做了一些基本了解,于是将他知道的概括出来:“这里最关键的就是众多机械零件的拆分重组的过程。

    在3d建模过程中,团队先给每个角色设定“基础形态”,再将车辆拆解为“可活动的机械零件”—— 包括螺丝、齿轮、传动轴、排气管、轮胎等。

    目前,第一步的建模已经开始,据我所知擎天柱的3d模型包含超过1万个独立可活动零件,大黄蜂约8000个,每个零件都有材质属性和物理属性。

    团队用分阶段动画预演变形过程。

    首先确定车辆的起点形态和机器人的终点形态,再设计中间的过渡姿态,比如车轮如何旋转、车身如何折叠、零件如何拼接成关节。

    这个过程类似机械拆解动画,但要更流畅。

    例如大黄蜂从车变机器人时,车门先向外翻开作为肩部装甲,车顶棚折叠成背部结构,车轮通过传动轴平移到腿部作为膝盖护板,所有动作需符合机械运动轨迹。

    这些我懂得也不多,需要你们加入后自己观察学习。”

    林枫尽量将自己知道的总结出来,但说实话,对于具体的技术,林枫自己也是一知半解,顶多知道原理和过程,要是真让他来,肯定抓瞎。

    当然,作为导演,自然也不可能真要动作做的,专业的事自然有专业的人做。

    这时,旁边一直皱着眉头的饶晓之突然说了一句:“这剧本也不行啊?”

    饺子和郭凡一愣,林枫则是哈哈大笑:“晓之,那你觉得《超体》的剧本怎么样?行不行?”

    饶晓之如今的脸皮还没练出来,脸上露出了些许尴尬之色,但还是说道:“《超体》虽然也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片,但是至少在剧本深处,有一丝丝探讨人类未来和起源的意味,可是这部......”

    林枫也没有生气,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晓之啊,你要知道,这种好莱坞A级商业电影,讲究的是影迷的最大公约数。

    好莱坞商业大片的目标是全球观众,因此剧本的核心冲突必须简单、直接,避免复杂的文化壁垒或晦涩的逻辑。

    同时足够有张力,支撑起90-120分钟的叙事和特效场面,能最大限度刺激大部分影迷肾上腺的方式。”

    这时郭凡也开口道:“老饶,你是不是拉片拉傻了,这就是一部玩具的真人大电影,你以为是冲奖影片呢?”

    饶晓之也知道自己的话有些傻逼,没有像往常一样回怼郭凡,直接低下了头不说话。

    这样的事或说法,林枫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见,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国内,特别是这个时期的国内,科班出身的导演,对于剧本深度、台词精炼的要求如出一辙,很大原因就是在学校接受的正统教育给他们画了一个框。

    反而,像郭凡和饺子这种“野路子”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于是林枫要好好给他们确立“正确”的观念。

    “晓之,你觉得好莱坞商业电影为什么能占领全球,真的只有特效吗?”

    饶晓之想了想道:“难道不是用华丽的特效刺激观众的观看欲望吗?”

    林枫笑着摇摇头:“你想得有些简单了。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就太好办了,特效技术而已,只要我们国内全力学习,不用20年就肯定能够赶上来。

    可是事实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好莱坞商业特效大片的剧本几乎都基于成熟的类型模板,但会在框架内做细节创新,让观众既能获得熟悉感,又不至于觉得重复。

    我们就拿这部《变形金刚》来举例。

    其卖点就是“科幻机甲+军事动作”的类型混搭制造新鲜感。

    然后你们再看看剧本的结构,这就是典型的三幕式结构,每一幕都有非常明确的锚点。

    剧本将冲突框定为‘外部威胁下的生存’和‘个体在困境中的选择’相结合。

    这些冲突基于人类共通的情感,无论文化背景如何,观众都能快速共情。

    到了具体的细节,剧本又把冲突拆解为‘小危机→中危机→终极危机’,每个危机对应一段特效场面,且场面规模逐步升级。

    商业片的核心诉求是让观众轻松入戏,《变形金刚》的剧本严格遵循‘目标-阻碍-解决’的经典叙事逻辑:

    核心目标明确:汽车人要保护火种源并阻止霸天虎,人类要生存;

    阻碍清晰:霸天虎实力更强、火种源位置暴露、人类军方初期不信任汽车人;

    钩子密集:每 15-20 分钟设置一个小高潮(如大黄蜂首次变形、山姆被霸天虎追杀、擎天柱团队降临地球),同时埋下‘威震天为何被冰封’、‘火种源的起源”等小悬念,既让观众能跟上剧情,又保持观看欲望。”

    三人一边听着林枫的讲解,一边点头,一边翻看剧本。

    林枫喝了口茶继续道:“你们再看看角色的设定。虽然这个系列片的主角铁定是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