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虽然主要记载药物,但其"天人相应、因时养生"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秋季养生的宝贵指导。书中强调的"秋收冬藏"、"润燥养阴"等原则,与现代营养学中秋季保健的要求不谋而合。这些跨越千年的智慧,正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不断得到验证。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易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咳嗽等问题。根据中医理论,秋气通于肺,此时最宜养肺润燥。今天,就让我们从《神农本草经》的养生智慧出发,探寻那些适合秋季食用的养生药膳。
首先要重点介绍的是黄精这道秋季养生佳品。黄精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将黄精列为上品,称其"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现代研究表明,黄精多糖能增强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特别适合秋季养生。我认识的一位老中医每年秋天都会用黄精炖汤,他说这样能预防秋季感冒。黄精最好与鸡肉或瘦肉同炖,可以加入枸杞、红枣等食材。炖制时间要足够,一般需要文火慢炖2小时以上,这样才能充分释放黄精的有效成分。需要注意的是,黄精性较滋腻,脾胃虚寒者应适量食用,感冒发热期间不宜食用。
接下来要推荐的是雪梨百合羹这道经典的润燥药膳。取雪梨一个,干百合20克,冰糖适量。雪梨去皮去核切块,百合泡发后与雪梨同煮30分钟,最后加入冰糖调味。《神农本草经》中将百合列为中品,称其"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现代研究表明百合富含黏液质和维生素,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我的邻居王阿姨每到秋天就会咳嗽,后来每天食用这道羹汤,咳嗽症状明显改善。选择百合时以肉质肥厚、颜色乳白为佳,雪梨要选择汁多味甜的品种。煮制时最好使用砂锅,文火慢炖,这样才能保持食材的营养成分。需要注意的是,百合性微寒,风寒咳嗽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可以不加冰糖。
银耳莲子汤是滋阴润肺的佳品。取银耳10克,莲子30克,枸杞15克,冰糖适量。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莲子去心,所有材料同煮1小时。《神农本草经》中将莲子列为上品,称其"补中养神,益气力",现代研究表明银耳富含胶质和多种氨基酸,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我表妹每到秋天皮肤就特别干燥,后来经常食用这道汤品,皮肤变得水润有光泽。银耳要选择色泽微黄、朵形完整的,莲子要选颗粒饱满的。煮制前银耳需要充分泡发,莲子最好提前浸泡2小时。需要注意的是,银耳性平,但较滋腻,消化不良者应适量食用。
山药薏米粥是健脾润燥的理想选择。取新鲜山药100克,薏米30克,大米50克。山药去皮切块,薏米提前浸泡,所有材料同煮为粥。《神农本草经》中将山药列为上品,称其"补中益气力",现代研究表明山药富含黏液蛋白和多种氨基酸,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我的一位朋友每到秋天就食欲不振,后来每天早餐食用这道粥品,脾胃功能明显改善。选择山药时以铁棍山药为佳,薏米最好先炒制以减弱寒性。煮粥时要多加水,文火慢熬,直到粥品粘稠。需要注意的是,山药有收涩作用,便秘者应适量食用。
杏仁糊是润肺止咳的传统药膳。取甜杏仁3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杏仁和糯米浸泡后磨成浆,加水煮糊,最后加入冰糖调味。《神农本草经》中将杏仁列为中品,称其"主咳逆上气",现代研究表明杏仁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能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我认识的一位老师常年用嗓过度,每到秋天就喉咙不适,后来经常食用杏仁糊,喉咙不适的症状明显缓解。一定要选择甜杏仁,苦杏仁有毒不宜食用。磨浆前最好去皮,这样口感更细腻。煮制时要不停搅拌,防止糊底。需要注意的是,杏仁含油量较高,腹泻者应适量食用。
芝麻核桃糕是滋阴润燥的养生零食。取黑芝麻100克,核桃仁50克,红枣30克,蜂蜜适量。所有材料炒香后磨粉,加入蜂蜜制成糕状。《神农本草经》中将芝麻列为上品,称其"补五内,益气力",现代研究表明芝麻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能滋阴润燥,乌发养颜。我母亲每年秋天都会制作这道药膳,她说食用后皮肤不再干燥,头发也更有光泽。芝麻要选择饱满黑亮的,核桃要新鲜无哈喇味。制作时蜂蜜要适量,过多会影响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