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春生篇——升发阳气,疏肝健脾
春食枸杞苗,夏饮金银露,秋尝山药羹,冬啖当归汤。 四季更迭,养生亦当顺应天时。春季万物生发,人体阳气也随之升腾,正是疏肝健脾的好时节。
枸杞苗鸡蛋羹
《神农本草经》将枸杞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而春日初发的枸杞嫩苗,更是蕴含了整个冬季积蓄的能量。
功效详解:枸杞苗性凉味苦,能清肝明目,退热解毒。配合鸡蛋的滋阴润燥之效,此膳对于春季常见的目赤肿痛、咽喉干痛有奇效。现代人长时间看电子屏幕,肝血耗损,此羹能补充肝血,改善视力疲劳。同时,枸杞苗中富含的甜菜碱成分,还能促进脂肪代谢,对脂肪肝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食用方法:采摘新鲜枸杞苗嫩尖50克,洗净焯水后切碎。取鸡蛋2枚打散,加入适量温水和少许盐,过滤后加入枸杞苗末。上锅蒸8分钟,出锅后滴少许芝麻油。每周食用2-3次,最好在早餐或午餐时食用。
注意事项:体质虚寒者不宜多食,可加入少许姜汁调和寒性。孕妇慎用。
第二章:夏长篇——清热解暑,养心安神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人体阳气外发,阴气内伏。《神农本草经》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时养生,当以清热解暑为重。
百合绿豆粥
《本经》载百合"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绿豆虽未直接收录,但其清热解暑之效早已深入人心。
功效详解:此粥中百合清心润肺,绿豆解毒消暑,两者合用,对于夏季心烦失眠、口干舌燥有显着改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百合中含有的秋水仙碱等生物碱,能有效安抚中枢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而绿豆富含的抗氧化成分,能帮助身体抵抗夏季强烈的紫外线伤害。
食用方法:取绿豆50克提前浸泡4小时,百合干20克泡发。将绿豆煮至开花后加入百合,再文火慢煮30分钟。可加入少量冰糖调味。放凉后食用效果更佳。夏季可每日食用一小碗。
注意事项:绿豆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经期女性慎用。
第三章:秋收篇——润燥生津,养肺护肤
秋风起,燥气盛。《神农本草经》中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季燥邪当令,最易伤肺,养生当以滋阴润燥为主。
蜂蜜川贝炖雪梨
《本经》将蜂蜜列为上品,称其"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川贝虽未直接收录,但却是润肺止咳的传统良药。
功效详解:此膳中雪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蜂蜜润肠通便,补中益气;川贝润肺止咳,化痰平喘。三味相合,对秋季常见的干咳无痰、咽喉干痒、皮肤干燥有极好的改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川贝中含有的大量生物碱,能有效抑制咳嗽中枢,其止咳效果甚至不亚于某些化学止咳药。
食用方法:取大雪梨1个,从上部切开,挖去核心,放入川贝粉3克,冰糖适量。将切下的部分盖回,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隔水蒸40分钟。出锅后稍凉,加入蜂蜜10毫升。每周食用2-3次。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不宜加蜂蜜和冰糖。痰多清稀者慎用。
第四章:冬藏篇——温阳补肾,填精固本
冬日阳气内收,阴气盛极。《神农本草经》强调"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此时养生,当以温阳补肾为主。
当归生姜羊肉汤
《本经》将当归列为中品,谓其"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
功效详解:此汤中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温补气血,三味相合,共奏温中补虚、祛寒止痛之效。对于冬季手脚冰凉、畏寒怕冷、面色无华者有显着改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当归中的挥发油和阿魏酸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改善血液循环;羊肉中富含的左旋肉碱能促进脂肪代谢,产生能量。
食用方法:取羊肉500克切块焯水,当归15克,生姜30克切片。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出锅前加适量盐调味。每周食用1-2次。
注意事项:体质湿热、阴虚火旺者不宜。感冒发热期间禁用。
第五章:四季常备——平衡阴阳,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