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日常养生常识 > 第29章 秋季厨房养生食疗:应季而食,守护身心安康

第29章 秋季厨房养生食疗:应季而食,守护身心安康(3/3)

软熟。撇净浮沫,加盐、白胡椒粉少许调味,撒葱花或香菜末。汤色奶白鲜美,萝卜丝清甜,理气化痰,开胃健脾。

    9. 南瓜小米藜麦饭:老南瓜一小块去皮去瓤切小丁。小米一小杯,藜麦一小把,淘洗干净。将南瓜丁、小米、藜麦一同放入电饭锅,加入略少于平时煮饭的水量(因南瓜出水),可按喜好加几粒枸杞。按常规煮饭程序。煮好后焖十分钟再开盖,用饭勺轻轻拌匀。金黄的南瓜粒镶嵌在小米藜麦饭中,色彩诱人,营养互补,富含膳食纤维与β-胡萝卜素,健脾养胃,润燥明目。

    10. 杏仁木瓜炖奶:南杏仁一小把(约15克)提前浸泡数小时,去皮。成熟木瓜半个去皮去籽切块。纯牛奶250毫升。将杏仁、木瓜块放入炖盅,倒入牛奶。炖盅加盖,隔水小火炖煮约40分钟至木瓜软烂、杏仁味融入奶中。可加少许冰糖炖化。温润香甜,杏仁润肺,木瓜和胃,牛奶滋阴,共奏润肤养颜、舒缓秋燥之功。

    厨房里的养生智慧:细节决定成效

    食材之鲜:优先选择当季、本地、新鲜的食材。莲藕选节短粗壮、表皮微黄无伤的;梨选表皮光滑、掂量沉手的;山药选须毛多、断面雪白粘液丰富的;银耳选色泽微黄、朵形完整、无刺鼻酸味的。

    烹法之选: 秋季养生,炖、煮、蒸、焖、煲汤、熬粥是首选,能最大限度保留食材水分与营养精华,使食物软烂易消化,产生润泽之效。减少煎、炸、烤等易生燥热之气的做法。

    调味之度:遵循“淡食多补”的原则。盐、糖、酱油等调味品宜少不宜多,过咸易伤阴耗水,过甜易生痰湿。善用食材本味(如南瓜、梨、玉米的甘甜),巧借天然香料(如葱、姜、陈皮、桂花)提香增味。

    时辰之律:晨起一杯温蜂蜜水或姜枣茶,唤醒脾胃,驱散夜寒;午餐均衡丰富,滋养一天所需;晚餐宜清淡、易消化,如温热的粥品或汤羹,减轻脾胃负担,安神助眠。避免过晚、过饱进食。

    个体之别:养生非千人一方。体寒怕冷者,可稍增温补(如姜、枣、桂圆、羊肉),减少生冷瓜果;体热易上火者,则侧重清润(如梨、藕、马蹄、银耳),慎食辛辣燥热;脾胃虚弱者,务必细嚼慢咽,选择易消化食物,粥羹最宜。如有特殊疾病(如糖尿病、痛风、肾病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食疗方案。

    厨房烟火,滋养四季的序章

    秋季的厨房,应是一方氤氲着温润水汽的天地。当清甜的雪梨在蒸汽中融化,莲藕在砂锅里释放粉糯,银耳在慢炖中溢出晶莹胶质,芝麻在研磨中散发醇厚香气……这不仅仅是在准备一餐一饭,更是在进行一场顺应天时的身体对话。

    《饮膳正要》言:“调顺四时,节慎饮食,起居有常。”厨房里蕴藏的古老智慧,恰是“治未病”的生动实践。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寻常食材,懂得因时制宜地搭配与烹制,厨房便超越了果腹之所的意义,升华为守护健康的温暖堡垒。

    值此金秋,何妨暂缓步履,悉心体味厨房中的四时流转?以应季食材为笔,以锅碗瓢盆为砚,在烟火气息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健康诗篇。让每一口温润的羹汤,每一勺软糯的粥饭,都成为身体最熨帖的滋养,为身心蓄满安然度过秋冬的能量。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