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辽国公 > 第592章 北平分舵求庇护

第592章 北平分舵求庇护(1/2)

    吕氏端坐在梳妆台前,铜镜里映出她沉静的脸,手里把玩着一支玉簪,慢悠悠开口:“韩月,那天花的事,后头的尾巴都拾掇干净了?”

    韩月站在一旁,闻言身子微僵,忙躬身回道:“姑母放心,那些动手的教徒,都是外围的人,与咱们东宫素来没牵扯。事发后按规矩除了根,连他们家里的蛛丝马迹都扫净了,断不会留下线头。”

    吕氏转过脸,目光在她脸上停了停:“锦衣卫这次跟疯了似的,毛骧那老东西鼻子比狗还灵,你敢打包票?”

    韩月攥紧了袖口,声音压低几分:“姑母,当初行事时便绕了三道弯,用的都是不相干的商号传递消息,银钱也走的是江湖路子。他们就算查到白莲教,也只会往别处追,绝想不到……”她顿了顿,“绝想不到根子在咱们这儿。”

    吕氏“嗯”了一声,将玉簪插进发髻:“最好如此。这宫里的风,半点火星就能烧起大火,你可别给我出岔子。”

    朝廷这次围剿白莲教,动静比往日大了十倍不止。

    各州府的城门盘查得水泄不通,缇骑的飞鱼服晃得人眼晕,连偏远乡镇的保长都拿着画像挨家挨户核对。

    往日里白莲教藏人的地窖、密室,被锦衣卫的狗鼻子嗅出不少,一搜一个准。

    那些散在民间的教徒,往日还敢偷偷集会,如今见了官差便如惊弓之鸟,可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

    江南的分舵被一锅端了,领头的被当场斩了首级挂在城门;西北的据点遭了夜袭,火光照亮了半边天,烧得连块完整的牌位都没剩下。

    教里的老人都说,从没见过这般阵仗。官府像是拿了聚宝盆,撒下的网密不透风,任你会飞天遁地,也难钻出这罗网。

    明眼人都瞧得明白,这回朝廷是铁了心要除根,白莲教就算能逃些残兵,元气也得折去八成,想翻身怕是难了。

    北平城的夜,黑得像泼了墨。

    白莲教北平分舵舵主周通,裹着件粗布短褂,猫着腰钻进燕王府的侧门。

    廊下的灯笼晃着昏黄的光,照得他脸上的刀疤忽明忽暗。

    朱棣正坐在书房翻着兵书,见他进来,眼皮都没抬一下:“周舵主深夜来访,不怕锦衣卫的眼睛?”

    周通“扑通”跪下,声音发颤:“王爷,教里遭了大难,各地分舵被抄了十之八九,弟兄们死的死、逃的逃。只求王爷看在往日几分情分上,赏个藏身之处,日后必有厚报!”

    朱棣放下书,手指敲击着案几,半晌才道:“朝廷正严查你们这些妖人,本王若藏了你,岂不是引火烧身?”

    周通忙道:“我们手里有东西!能帮王爷成大事的东西!只要王爷肯庇护,教里剩下的弟兄,任凭王爷差遣!”

    他抬头望着朱棣,眼里满是孤注一掷的迫切。

    朱棣盯着他看了片刻,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哦?什么东西,值得本王冒这个险?”

    周通跪在地上,喉结滚动了两下,压着声音道:“王爷有所不知,我教经营数十载,暗中积下的金银,埋在各地的窖里,少说也够支应十万大军三年用度。”

    他顿了顿,见朱棣神色微动,又赶紧道:“还有各地的情报——官府的粮道、驻军的布防,甚至朝中大臣的私隐,我们都记在秘册里,比锦衣卫的档头还详尽。”

    最后,他往前挪了挪,声音压得更低:“更要紧的是,这些年入教的士绅豪族,遍布南北两直隶,有知府、有盐商,还有手握乡勇的地主。他们平日里藏得深,真到了时候,一声令下,便能在地方上掀起风浪。”

    说罢,他抬头望着朱棣,眼里闪着光:“这些,只要王爷肯庇护,便都是王爷的。有了这些,何愁大事不成?”

    朱棣手指停在案几上,目光沉沉地落在他身上,似在掂量这话语里的分量。

    朱棣抬手示意周通起身,语气平淡:“此事非同小可,你且先找个稳妥处藏着,莫要四处乱闯。给本王三日时间,自有回复。”

    周通虽急,却不敢违逆,只得躬身应了,又叩首谢过,才由王府下人引着从后门离去,一路仍不住回头张望。

    待周通走后,朱棣在书房踱了两圈,眉头紧锁。他推开窗,望着天边残月,忽道:“去请道衍大师。”

    不多时,姚广孝一身僧袍,缓步而来,见了朱棣便合掌行礼:“王爷深夜相召,必有要事。”

    朱棣回身坐下,将周通所言一一告知,末了道:“这白莲教的家底,听着倒诱人,只是这群妖人反复无常,怕是难信。大师以为,此事该当如何?”

    姚广孝垂眸沉思片刻,指尖捻着念珠:“王爷,鱼龙混杂之际,有利便需取,有害则需防。且听贫僧一言……”

    姚广孝捻着念珠,缓缓开口:“王爷,若纳了白莲教,好处有三。其一,他们的金银能解军饷之急,情报可助王爷洞悉全局;其二,那些入教的绅豪,散布各地,关键时刻能做内应;其三,白莲教与朝廷结怨已深,正好借他们之手搅乱局势,浑水摸鱼。”

    他顿了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