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辽国公 > 第566章 商业黄金之地

第566章 商业黄金之地(1/2)

    西域有几个国家的商人,也来了咱大明。他们先到了应天,后来得知辽东情形,便乘船往辽东去了。

    西域商人到了辽东,发觉这儿盘查、盘问的事项不少,却并未有人讹诈他们银钱。

    如此,西域商人觉着有惊无险,不禁感叹此地官场吏治竟这般清明。

    金州外贸衙门的人,将那西域商人带至府衙,做了报备,还办了临时通行文书。

    这临时通行文书,只许他们在辽东待得半月,期限一到,便需离去。

    几个西域商人聚在一处,忍不住吐槽起来。

    其中一人皱着眉头道:“这辽东规矩着实古怪,给咱的临时通行文书竟只许待半月。咱大老远来此,刚熟悉些情形,这就要走,如何能成?”

    另一人也跟着抱怨:“是啊,咱本想好好看看这辽东有何商机,多谈几笔买卖,可这时间紧巴巴的,啥事儿都难办。”

    又一人无奈摇头:“虽说此地吏治清明,可这规矩太不周全。半月时间,货物都难交割清楚,更别说拓展生意了。咱从西域赶来,一路辛苦,却只能匆匆而过,实在可惜。要是能多给些时日,也好让咱大展身手,与辽东多做些贸易,对两边都有益处,怎就不通融通融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对这临时通行文书期限太短的不满。

    一众西域商人正为那仅半月期限的临时通行文书发愁抱怨时,一位稍显精明的西域商人站了出来,开口说道:“诸位莫要只顾着抱怨,咱不妨去那外贸府衙询问一番,看看是否还有其他法子能让咱们多逗留些日子。说不定衙门里的老爷们能体谅咱远道而来,做点通融。”

    其他商人听了,先是一愣,随即有人点头称是:“这倒是个法子,总比在这儿干着急强。”

    “对呀,去问问,说不定能有转机。”

    众人附和道。

    于是,他们收拾一番,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前往外贸府衙。

    一路上,大家还在商量着见到府衙官员该如何说辞,怎样才能打动对方,让他们放宽期限,好能在辽东多寻些商机,做成几笔买卖。

    一众西域商人来到外贸府衙,诚惶诚恐又满是期待。

    见了府衙官员,赶忙将心中困惑道出,盼能多留些时日。

    官员耐心解释:“诸位有所不知,此规矩并非故意刁难。辽东近来发展迅猛,各地往来之人众多。若不限定时日,怕秩序大乱。半月期限,既能让诸位领略辽东商机,又能保本地安稳发展。且各地情形不同,需循序渐进。日后贸易顺畅,规矩或有松动。”

    西域商人们听了,心中恍然大悟,虽仍觉时日紧张,却也理解了这规矩背后的缘由。

    官员这般说道:“若诸位在辽东有投资之举,倒也可酌情延长逗留时日。”

    众西域商人听闻,不禁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思量这其中利弊与可行之道。

    他们才刚到辽东,虽说瞧出此地一片繁荣景象,可投资这等大事,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儿马虎,还需好好掂量、慎重考虑。

    毕竟人生地不熟,贸然投资,风险难测。得先摸清楚这里的门道,再做定夺才是。

    西域商人忙道:“官爷,这事儿关系重大,我等还需从长计议。”

    外贸府衙官员道:“理应如此,这几日你们尽可四处走走,了解下辽东产业,瞧瞧有无感兴趣之处,也好做投资打算。”

    西域商人连声道:“好好,多谢官爷解惑。咱这便告辞,官爷您忙着。”

    言罢,便恭敬退下。

    衙门里其他同僚念叨起来:“公爷提的这引入外资之事,着实难办。且不说来咱这儿的外商本就不多,单说让他们在咱这异国他乡投资,任谁心里头多少都会有些顾虑。”

    主官便道:“公爷既然定下这引入外资的计划,想必自有其道理。这事儿急不得,咱们只需徐徐图之便是。”

    “公爷不也曾说过么?只要有足够好处,这些外商便不会顾虑太多。如今他们刚到辽东,尚不了解,等多来上几次,尝到甜头,必然就忍不住要投资了。”

    西域这商路,那可是重中之重,只叹如今鞑靼、瓦剌从中作梗,往来多有不便。

    西域商人在辽东逛荡了几日,只见那商品既精美又便宜,满满当当摆了一街。他们寻思着,要是能把这些货物运回西域售卖,那可定能赚个盆满钵满。

    相较在应天采买货物,于辽东收购,可要划算得多。

    他们在辽东,瞧见许多从未见过的稀罕物事,真真儿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这些西域商人,也瞅见好些外邦人,数量虽说不多,却也着实有那么些。

    西域商人向来习惯同中原王朝官员打交道,往常都是使些银钱,好打通关节。

    可到了这辽东地面,行事风格却大不相同,他们一时竟有些不适应。

    他们在此处,倒也没遭人歧视,该有的基本尊重还是有的。只是在待遇方面,到底比不上大明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