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黎季犁早有脱离大明之意,野心昭然。此刻,正打算对占城下手。
黎季犁此人,心性高傲,自恃有几分能耐,实不愿长久屈居人下,向大明称臣做那藩属。
在他看来,身为藩属,虽得大明庇护,却处处受限,诸多事宜需向大明报备请命,实在憋屈。
他心中所念,是能在这安南大地,自己当家作主,尽享称王称霸之畅快。
那唯我独尊的滋味,可比向人低头称臣强上百倍。
想着自己能坐拥安南的万千子民、广袤土地,一切皆由自己说了算,生杀予夺,大权在握,这份诱惑实在难以抵挡。
他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日夜谋划着如何摆脱大明的辖制,自立门户。
在他的筹算里,一旦脱离大明,安南便是他的天下,能纵情施展抱负,将这方土地,打造成自己心中的霸业版图。
那占城之地,土地肥沃,所产粮食甚多。
黎季犁心中早有盘算,他盯上了占城这富足的粮产地。
在他想来,若能将占城一举拿下,把它变成安南的后方粮食基地,那可就再好不过。
安南虽有些家底,但要与大明抗衡,终究底气不足。
而占城丰富的粮食,恰是他梦寐以求的助力。
一旦占城在手,往后与大明争斗起来,便不愁军粮供应。
士兵们吃饱喝足,打起仗来自然更有劲头。
如此一来,他便可凭借这稳固的粮食后盾,扩充军备,操练士卒,壮大安南的实力。
到那时,面对大明,他也能挺直腰杆,有更多周旋的余地,不再像如今这般,在大明威严下稍有顾忌。
他一心谋划着这场战事,满心期待着占城能早日纳入囊中,为他成就霸业添上关键的筹码。
黎季犁既已打定主意,便差人前往占城。
那使者快马加鞭,赶到占城,径直去见占城王。
使者将黎季犁之意道明,直言让占城王归附安南,往后尊安南为宗主。
占城王一听,脸色当即一沉,想他向来是大明忠实藩属,对大明恭敬有加,仰仗大明庇护,得享太平。
在他眼中,安南不过如此,哪能与大明相提并论,怎会瞧得上黎季犁。
当下,占城王毫不迟疑,一口回绝道:“我占城一心向大明,承蒙大明恩泽,岂会归附你安南。你回去告诉黎季犁,休要再做这等美梦!”
使者碰了一鼻子灰,无奈只得如实回报。
黎季犁得知占城王拒绝,心中大怒,咬牙切齿道:“这占城王如此不识好歹,既然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休怪我不客气!”
当下便着手准备,打算以武力迫使占城就范。
占城国的臣子们听闻安南使者来意,心中忧虑。
有臣子向占城王进言:“王上,那黎季犁野心勃勃,如今遭咱们拒绝,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依臣之见,当速速派人前往大明知会一声。若安南真动手,也好有个外援。”
然而,占城王却不以为然,微微摇头道:“诸位莫要惊慌。安南虽有野心,但料他也不敢真对我占城动手。大明天威在上,量他黎季犁不敢肆意妄为。若贸然派人去大明,反倒显得咱们心虚胆怯,徒惹笑话。”
臣子们听了,虽觉有理,却仍隐隐担忧。
可占城王心意已决,他们也不好再劝。
占城王只当这是安南的虚张声势,并未将其放在心上,依旧如往常一般治理国事,并未因安南的威胁而采取任何防备举措,一门心思认定黎季犁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短短一月,形势突变。
安南那边,大批兵马如乌云压境,齐齐陈于占城边界。
刀枪林立,旌旗猎猎,一副即刻便要大举入侵的架势。
这消息如一道惊雷,瞬间把占城王惊得面色惨白。
占城王再也不敢掉以轻心,慌慌张张地赶忙召集群臣进宫商议对策。
不多时,群臣齐聚殿内,个个神色凝重。
占城王满脸焦急,声音发颤地说道:“诸位爱卿,安南兵马已至边界,此番来势汹汹,这可如何是好?”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也没了主意。
片刻后,有臣子站出来道:“王上,事已至此,咱们当速速整军备战,加固城防。同时,派人快马加鞭赶赴大明求援,还望大明能施以援手。”
其他臣子也纷纷附和,占城王听了,连连点头,此刻他已乱了方寸,只盼着能尽快想出法子,抵挡安南的进攻,保住占城。
占城王心急如焚,忙不迭询问众臣:“诸位,如今要派人前往大明求援,可派谁去才好?”
殿中一时安静下来,众臣皆低头沉思。
这时,一位大臣上前一步,躬身说道:“王上,依臣之见,此番遣使,非王子莫属。王子身份尊贵,由他前往大明,方显得咱们对求援之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