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想象出当时鲁国百姓心里是个什么想法,大家都不要提醒管仲,生怕他给醒过来!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大家都要捧着他才行!)
(服了,我真是服了,管仲所谓的经济战,原来到处都是漏洞,随便一句话就可以被人给戳穿了!不过想想也对,毕竟人家管仲姓姬而不姓姜,他怎么可能帮助姜姓去干掉姬姓呢?)
(这也许不是管仲水平不行,可能真就是管仲在故意这么干!)
…………
南宋,
朱熹就像是吃了一口大苍蝇,而且发现时苍蝇只剩半截的那种,
他是想吐吐不出来,想咽咽不进去。
要知道,虽然是墨家最开始吹捧管仲,但最后把管仲捧上神坛的却是儒家。
而且儒家这些人为了表示自己有多牛逼,常常自比管仲。
现在好了,自比管仲,难道是跟管仲一样,不知民间疾苦,何不食肉糜吗?
一个主管天下政务的丞相,他竟然不知道民间疾苦,甚至连最基础的农业常识都没有!
这样的人可怕不?
尤其是他儿媳妇儿还在问:
“阿公,你们儒家把管仲吹得这么牛,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
“如果管仲对农业一窍不通,那么他在盐碱地上种庄稼这件事,是不是应该叫做缘木求鱼呢?”
“百姓种不出庄稼,还得上交农业税!”
“你们儒家之人喜欢收苛捐杂税,是不是就是从管仲那里得到的灵感呢?”
朱熹气得直磨牙,可惜的是他没有办法反驳呀。
就盐碱地种庄稼这事,他能怎么说?
他能说管仲时代就在盐碱地上,别说种庄稼了,他撒泡尿都能长出粮食来。
这个谎他撒不出来啊。
…………
大汉,
大汉棋圣刘启,笑得肚子都疼了,
“儒家评选的圣贤,那真叫一言难尽!”
“看来儒家的评价的确需要反着看。”
“虽然不一定全对,但大部分正确是没毛病的。”
说完之后,他扭头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的父皇。
“阿父,你怎么说呢?”
汉文帝嘴角抽了抽,这个逆子,是觉得我在后世的风评太好了,所以要给我找不自在是吗?
汉文帝风轻云淡地说:“不管别人翻不翻车,我肯定是不会翻车的,我就是那个例外中的例外!”
是吗?
太子刘启其实以前对汉文帝还是非常尊敬的,但自从看了天幕之后,他就不这么想了。
总感觉老爹身上有问题。
如果他能发现他爹身上有问题,而他又创造了文景盛世,那这功劳是谁的呢?
不就成他的了吗!
正所谓亲爹祭天,功业无边!
…………
天幕下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管仲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事实?
就连方孝孺都沉默了,毕竟方孝孺虽然算是腐儒,但他曾经也有一段时间失意过。
在那段时间里,他还是潜心地做过真正的学问,真正的深入过底层,虽然不可能去田间地头劳作,但起码实地考察过很多东西。
他要告诉朱元璋,你不用我是你的损失!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也不可能说出何不食肉糜的话。
可管仲这么看问题,让方孝孺确实感到很陌生。
以至于最能喷的方孝孺现在都不敢替管仲说一句话了。
而齐国的情况就更严重了。
齐桓公吕小白现在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了问题。
吕小白自己不懂农事,不知道百姓如何种田,但管仲身为一国丞相,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所以吕小白就问了管仲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你到底是蠢呢还是坏呢?”
“蠢的话,无药可救,孤得重新考虑怎么用你了。”
“如果是坏的话,那我更是不能用你的!”
管仲一下被架到火上烤了。
这真是进退维谷。
本来他都想略过这个话题,可现在齐桓公的逼迫,让他不得不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
于是管仲就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有没有可能史书上记载的,我管仲对鲁国发动经济战,只是一次理论上的讨论呢?”
“也就是说,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实践过!”
“我可能以后会提出这种方案,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
鲍叔牙此刻就扎心了,直接来了一句:
“你之所以没有实现的原因,就是因为你这个计划很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