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恰烂钱啊,得为自己的金主爸爸摇旗呐喊,这就是他们生存的逻辑。
(博主这个得要好好解释一下,让一些心存侥幸的人彻底死心。)
(当我们明白了管仲真是在加税以后,儒家所吹捧的那些话,我是一个字儿都不会信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现在只想知道,管仲是如何欺骗了齐国的权贵?尤其是国氏,高氏为什么不反对?齐国弱了,他们岂不是要倒霉。)
陈勇摇了摇头,其实他不太喜欢谈这个问题,他最喜欢谈的还是如何以多学科的思维去解读历史。
而不是去讲权力结构中,站在顶层的精英是多么的贪婪和腐朽。
因为这些食利阶层,可以做出的事情,是超越了普通人想象的极致。
普通人所能够想到的,其实人家玩得比你们都过分。
【管仲在齐国这么干,他向齐国所有人加税,为什么权贵们不反对呢?】
【为什么国氏高氏,没有站出来强烈抵制呢?】
【很多人就钻进了一个误区,谁给你说在古代贵族是需要上税的呢?】
【别说这个时候的齐国用的是分封制,就算到了商鞅变法以后,贵族都是基本免税的!】
【而且等级越高的贵族,免税的范围就越大!】
【知道什么叫爵位吗?】
【知道爵位和官位有什么区别吗?】
【爵位就是享受特权用的,其中最大的一个特权就是对于税赋的减免!】
【在商鞅时代,中等贵族就可以不交税了,什么叫中等贵族呢?就是他的爵位相当于西周时期的大夫。】
【他就几乎免除了一切税赋,包括人头税和土地税。】
【而在商鞅之前的春秋时期,只要是贵族,基本上都是免税的!】
【人家贵族都免税了,还要跟管仲作对吗?】
【那么国氏和高氏为什么不反对呢?】
【这就涉及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第1个知识点叫做,国家开支成本谁来承担的问题??】
【你可能还不知道,古代有句话叫做,百姓的钱五五分账,贵族的钱如数返还!】
【这么操作之后,你觉得贵族是不赚不亏吗?】
【如果你们是这种想法的话。】
【那就说明你根本不懂整个经济和税赋的运转逻辑。】
【税赋在一定期限内,一个国家的开支是比较稳定的,】
【在这种相对稳定的时期,就会出现一种现象,】
【穷人多交一部分税,富人就会少交一部分税!】
【其实现在也一样,所以,对富人征税越多,穷人免税的范围就越大。】
【因为在一段时间内,国家的预算大体上是不会有太多起伏的,只要把税赋收到了国家的预算水平上,原则上是可以不用再收税赋的。】
【管仲的这种做法就是多收了穷人的税,相比之下,作为权贵的富人就可以少交税了!】
【他们其实是少交钱的。】
【这也是国氏和高氏不反对的原因,因为管仲在加百姓税的同时减免了富人应该交的一部分税。】
【那么国氏和高氏,不反对管仲的这个做法的第2个原因是什么?】
【就牵扯到了权力争斗!】
【你想想管仲代表的是谁,代表的是齐桓公,齐桓公成为了齐国国君之后,那么他最应该代表的是谁呢?是国氏还是高氏?】
【这你就想错了,在齐国,所有百姓的眼中,齐桓公不姓国也不姓高,他姓吕!】
【他是姜姓吕氏的代言人,不管姜姓吕氏支不支持他,他都是姜姓吕氏的齐国国君!】
【而不是人家国氏和高氏的齐国国君。】
【所以齐国国君一旦发布了恶政,天下百姓恨谁呢?】
【会恨国氏和高氏吗?】
【肯定不会呀!】
【人家国氏高氏两手一摊,表示这又不是我们生的,谁生的你怪谁去呀!】
【那么齐桓公是谁生的?是姜姓吕氏!】
【最后百姓的仇恨都会被拉到了姜姓吕氏的家族!】
【你想想,齐国国君被齐国的百姓厌弃,姜姓吕氏跟着失去民心,谁会获得最大的利益呢?】
【谁会让百姓更加支持呢?】
【那当然是姜姓国氏,姜姓高氏!】
【这就是在复杂权力斗争中的乱象,为了损害自己的竞争对手,很多时候,这些权贵都不惜损害整个王朝的利益。】
【他们纯粹是为反对而反对,为赞成而赞成!】
【根本不管这个政策到底对整个王朝是有利还是有害,他们只管自己的利益是膨胀还是被压缩。】
【现在你明白了,管仲到底有多厉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