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 第541章 齐国国君争夺战

第541章 齐国国君争夺战(1/3)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对啊,齐国使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最应该继承齐国国君的是齐襄公的儿子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其实去跟人家襄公的儿子争夺君位去了!)

    (我们真是被人给带了节奏,总以为齐国国君只能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整了半天,他们两个还没有资格继承国君之位!)

    (这就跟人家老爹死了,最应该继承家产的,难道不是自己的儿女吗,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这都属于叔叔了,两个叔叔抢夺人家侄子的家产,两个叔叔就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了,什么地狱级笑话!)

    (兄弟,也许古代跟我们现代不同呢!)

    (扯淡,古代更讲究传承有序,叔叔抢侄子的家产,这叫吃绝户好不好,古代吃绝户有多没品,难道你不清楚吗?)

    (笑死了!笑死了,儒家史观,就是隐藏大部分真相,彻底脱离社会文化背景,然后给我们讲那些不切实际的故事,来抬高自己所要吹捧的人!)

    (唉,这些儒家史官写的史书真就是一个抛开事实不谈,只谈对自己有利的部分!)

    …………

    春秋

    齐襄公嘴角含着一抹冷笑。

    “这就是儒家写的历史吗?”

    “真就是抛开事实不谈啊!”

    “难道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宗法制,什么叫嫡长子继承制?什么叫做吃绝户吗?”

    只要是生活在古代,甚至,就算生活在后世子孙所在的时代,只要使用的还是儒家所制定的宗法制,

    那么关于继承权的问题。

    肯定是儿子才是父亲家业的第一继承人!

    哪有让叔伯继承兄弟家产的道理?

    如果人家有儿子,还让叔伯继承,这说出去,狗都能笑掉大牙!

    可是这种可笑的说法,竟然被儒家和所有人相信了,只能说儒家洗脑的能力太强了!

    “怪不得人家博主要喷这些持有儒家史观的人,儒家史观,就是自己抽自己耳光,一边说自己扞卫儒家传统的秩序,一边又不遵守所扞卫的秩序,左右手打架呢。”

    文姜嗤笑一声:“嘴里喊着,父死子继才是正统,然后为了吹捧所谓的圣贤,又成了兄弟才是第一继承人,真是前茅后盾,狗屁不通!”

    齐国的大臣哈哈大笑,骂得好,骂的太好了!

    儒家就是这么的令人厌烦,就跟周公旦一样。

    他们幸好用的是商礼,不然,也是傻子一个!

    …………

    南宋

    朱熹一个头两个大。

    怎么说着说着都说到了,谁有权继承家产的问题上来了。

    这个问题可是太严重了,因为不仅仅是春秋时代是这样的,就算到了宋朝也一样。

    自从殷商的祖甲规定了父死子继之后,兄弟之间相互过继财产的事情,其实就被明令废止了!

    只要你一说,叔伯更有资格继承兄弟的家业,这傻子都明白,其中是出了问题的。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其实都没有继承权。

    儿媳妇在一旁冷笑道:

    “读书人真是把脑子都读傻了,真以为天下人都跟他们一样百无一用。”

    “这种事情随便问一个大宋的百姓,他都知道应该由谁来继承家业!”

    “可是咱们的博学大儒就是一个比一个蠢!”

    “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呢?”

    朱熹被儿媳妇喷的是面红耳赤。

    关键是他没有办法反驳呀。

    宗法制可是儒家必须要遵守的核心制度,因为这讲究的是长幼有序,传承有度。

    但朱熹却不能够让儒家所写的史书,被自己的制度给推翻。

    于是他眼珠一转:

    “齐襄公没有儿子呀!”

    “史书上没有写呀!”

    儿媳妇儿差点都笑死了:

    “史书上没写的事情多了,史书上没有写,老百姓要吃饭,所以老百姓就不吃饭了?”

    “史书上写老百姓没有交人头税,老百姓就不交人头税了吗?”

    “史书上没有写老百姓给皇帝修陵墓,老百姓就能不去修了吗?”

    “你怎么知道齐襄公没有儿子呢?”

    “你亲自回去看了吗?”

    朱熹差点都被气死,这就是抬杠了!

    他才不理会自己的儿媳妇,孔子可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他只是把自己的问题发到了弹幕中。

    …………

    陈勇看到这样的问题,也真是被整无语了

    【能提出齐襄公没儿子所以,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就成了第一继承人,这简直叫做离了个大谱!】

    【这叫蠢到无药可救了!】

    【首先齐襄公肯定是有儿子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你可以说是连称和管至父杀光了齐襄公的子嗣,这是有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