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告诉我管仲的智商也跟吕小白坐一桌了?”
这肯定是不行的!
傻子都知道管仲跟吕小白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但如何去解释,管仲在刺杀过程中犯下这么大的失误呢?
一个聪明的人突然脑子进水了?这不可能的!
这明显就是故意的呀!
但是要说管仲是故意的,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管仲到底是谁的人?
他是公子纠的人吗?
难道他在演公子纠?
一想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头皮都发麻了。
他们坚决要否定这种观点。
于是只能给管仲刺杀吕小白的事件,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徐阶悠悠地说:
“其实司马迁说的,每一次刺杀事件都要验明正身,所谓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只是西周时期的事情!”
“西周时期的几次刺杀,什么周昭王啊,周宣王啊,可能都会遵循这种验明正身以及确认死亡的流程。”
“但是,时代变了呀!”
“作为春秋时代,就不一定会遵守这样的规则!”
“大家说是不是呢?”
徐阶就把这种观点发在了弹幕中,征求大家的意见。
…………
(博主,你说的这个是不是有点太武断了呢?)
(所谓的验明正身和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难道真的是必要的流程吗?)
(还有,关于周昭王周宣王的死,虽然有这个流程,但到了春秋时代,是否需要遵守呢?)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咱不能够用西周时代去套春秋时代!)
陈勇笑了笑,你们啊就是太年轻!
【司马迁敢怀疑的事情,你真以为人家没有做过细致而缜密的分析吗?】
【但凡司马迁怀疑过的问题,那都是铁定有问题的!】
【而且司马迁还有充实的证据!】
【我知道很多人说到这里,肯定会说时代变了,西周是西周,春秋是春秋。】
【甚至会说什么吴国是吴国,越国是越国,齐国是齐国,国情都不一样!不能放在一起类比。】
【那么司马迁怎么回敬你呢?】
【人家会告诉你,一切以事实来说话!】
【不要忘了,在当时的齐国,还发生了另一件重大的刺杀事件!】
【就是齐襄公被刺!】
【这个事情跟管仲刺吕小白的事情,相隔还不到一年,确切的说,间隔不到半年。】
【很多人都忽略了齐襄公被刺杀的一个整个过程。】
【还记得,咱们说过有那么多的下人,为齐襄公舍身忘义的赴死。】
【甚至有一个叫孟阳的下人,穿着齐襄公的衣服,假扮成齐襄公,躺在了他的床上,被人乱刃分尸。】
【那你以为,齐襄公为什么没有逃过一劫呢?】
【那就是因为:刺杀的流程最后一步太重要了,验明正身,确认死亡!】
【连称和管至父杀死了假扮齐襄公的人之后,那是把假扮之人衣服扒光,一寸寸的验明真身!】
【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不是齐襄公,然后经过验证之后,发现不是齐襄公,连称管至父,就开始掘地三尺地找齐襄公。】
【最后终于发现了躲藏在行宫里面的齐襄公,然后把齐襄公也给砍死了!】
【这就是发生在齐国当时,甚至是没超过半年的真实案例,就是连称和管至父这种级别,这种智商的人,他都知道,一定要验明正身,一定要确认死亡!这是必要流程。】
【而在历史上,主修了人性之恶的管仲,一个学派的老大,一个能力几乎是整个炎黄天花板的人物,他竟然干出了一件连乱臣贼子的水平都不如的事情。】
【直接上演了一波什么叫做,智商下限。】
【司马迁就在问,这件事情是真实发生的吗?】
【如果真实发生了,那管仲的智商在哪里?】
【如果管仲的智商没问题,那么管仲的立场,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呢?】
【他是不是故意放走了吕小白?】
【管仲到底在辅佐谁?】
【他从一开始,是否早就选择了齐桓公的阵营?】
.........
PS:
看到有的读者,没有捋顺小白逃亡,管仲刺杀的时间顺序。
我就大概说一下。
1.齐襄公在位后期,准备清洗内部,公子纠感觉危险,提前逃亡鲁国避难,这时候公子小白还在齐国傻傻的看戏。
2.齐襄公被杀,连称和管至父篡位,他们自己不能当国君,拥立了一个傀儡,叫做公孙无知!
这个时候,公子小白才感觉到危险,开始逃亡,同时,公子纠已经在鲁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