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攻城战是可以的,因为冲上去了之后没攻上城,可以回来休息,重新调整阵型,第二次攻城。】
【但在平原会战,是绝对不可能发生让你攻击两次的事情!】
【你冲上去之后,你就回不来了,要么嬴,要么败!】
【你只要敢撤退,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就相当于溃败了,人家就会衔尾追杀,不可能给你重新摆好阵形的机会。】
【所以平原会战只能击鼓一次,也就是只能发动一次总攻的信号!】
【曹刿论战中所谓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其实就是说的是:】
【只有礼战才会在会战的时候击鼓三次。】
【因为第一次发动进攻的时候,人家不应战你就得撤回来。】
【而且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双方都使用礼战的情况!】
【因为你往回撤的时候,我要是进攻,你不是抓瞎了吗?】
【而且作为防守的一方,只要动手了,就默认战争开启了,】
【那就也不用击第二次鼓了,也就是第二次攻击了。】
【所以在平原会战中,击三次鼓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
【就是要进攻的一方,击鼓发动总攻之后,】
【防守的一方什么也不动,什么也不干,对方才能撤回去。】
【曹刿所谓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实就是真正的礼战打法。】
【也只有礼战,才能这么打。】
【学者也是根据这个判断,春秋时代经常使用礼战,而老六曹秽就是打破礼战的第一人。】
【所以,要读懂这段战争史。】
【是需要懂得西周时期的军事常识,以及周公旦的礼战操作。】
【还有就是春秋时代战争的基本知识。】
【要不然你根本就搞不清楚,史书上写的这场战争它是怎么进行的。】
【不要把这个战争认为是三国时期的战争。】
【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才要求你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定要知道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哈哈哈,笑死了,原来史书上人家写得清清楚楚,只是有些人根本看不懂!)
(其实这就跟写周武王祭祀一样,周武王自己生病了,需要百姓帮助他一起祭祀,祈祷他病情康复,不懂的人就以为这只不过是一场祈福仪式,知道的人才知道这是使用人祭啊!)
(博主说的没错,你都不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连当时最基础的军事常识都不清楚,就用后世的军事常识去代替那个时代的事情,得出的结论肯定是错的呀!)
(我读书的时候就觉得: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根本就行不通!因为按照后世的了解,击三次鼓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它对士气的影响能有多大呢?感情是士兵冲上去又得跑回来,那这影响就太大了!)
(对呀,如果是穿铠甲的士兵就更惨了,那一身甲重几十斤,来回跑个三趟,人都跑麻了!还打个屁啊。)
(不要再挣扎了,蠢就是蠢,有什么可洗的呢?)
…………
大隋
杨广拍着桌子大笑:
“太子,你看看人家后世子孙说的,你蠢就蠢,有什么可说的呢?”
“还给我在这整什么偷换概念!”
“都说了春秋时代用的是礼战,你连礼战的基本描述都不清楚,还在这里跟咱娘拌嘴。”
“你可真是驴不知道脸长!”
“你一点都不像我,我可是从来不会怀疑咱娘的水平的。”
杨广顺手就给自己的老娘削了一个苹果,狗腿子般的递了上去。
我去我去,这茶味也太浓了!
你别跟我争太子了,你去后宫争宠还差不多!
杨勇要气死了,有的人啊,为了争夺皇位,简直没下限。
你是个男人,是男人呀!
不要为了讨好咱娘,就要学那小女儿做派!
不知道,还以为咱娘还生了你杨广这个闺女呢。
独孤迦罗斜睨了一眼自己的好大儿。
“杨勇,就问你服不服?”
这次连儿子都不叫了,可见独孤迦罗对杨勇的厌恶已经到达了顶点。
独孤伽罗心说:老娘儿子多,有你没你都差不多。
真以为没你,老娘就活不了了?
杨勇吭哧了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因为实在是无话可说呀!
…………
春秋,
齐桓公暗骂后世子孙,真是不给力。
你怎么能三言两语就让人给驳倒了呢?
该要的脸是不能要的!
你跟他胡搅蛮缠啊。
你可以说,击鼓是能够给人增加勇气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