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 第533章 齐桓公第一个灭的是谭国!

第533章 齐桓公第一个灭的是谭国!(1/4)

    北宋,

    读书人本来已经完全放弃了,现在突然见到了有人说,齐桓公吕小白的逃跑路线不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这一下他们又看到了儒家历史能够站得住脚的曙光。

    一些人开始就激动地脑补:

    “齐国到莒国去一趟不得一两个月吗?”

    “莒国离卫国的距离更远,去一趟不得两三个月吗?”

    “这一来一回的话,半年过去了呀!”

    “时间的确是对不上!”

    “司马兄,你说呢?”

    这些读书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司马光。

    司马光终于明白了,当人胡说八道的时候,别人看他是什么眼神。

    他骄傲地仰着头,背着手轻轻地吐出了两个字:白痴!

    …………

    大明,大清,大宋,很多儒家人也在期待着博主能翻车,犯一个常识性错误。

    朱熹,方孝孺,淳于越等人,都在为齐桓公摇旗呐喊。

    “你的人设可一定要保住啊!”

    弹幕区中大家也在质疑这个问题。

    (好像距离的确是不对劲,这毕竟是出国了,一来一去几个月不是很正常吗?)

    (博主你来说说这是不是个漏洞呢?)

    陈勇用力的一拍额头,你们知道你们缺什么了吗?

    你们缺一张古代地图啊!

    【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现代学者研究的这种观点,他没有考虑到距离这个因素呢?】

    【甚至于,现代学者更没有考虑到,齐桓公有没有时间跑完这些路程?】

    【我只想说一句,只有古代的史学家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也只有儒家史官才敢这么干。】

    【人家大清的史学家都不这么干了。】

    【提出距离这个问题是很好,但提出的同时,你自己不应该先去考察一下你的理论,能不能站得住脚吗?】

    【你以为齐国到莒国,莒国到卫国,到底距离有多远呢?】

    【知道的,你这是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的走动,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要从我们炎黄到法国呢!】

    【那么,今天先来看第一个概念,莒国在哪里?卫国又在哪里?齐国又在哪里?】

    【你们是不是认为:这三个诸侯国之间都横跨了半个炎黄呢?】

    【很不好意思,你们可能要破防了。】

    【齐国在今天的山东省!】

    【莒国也在今天的山东省!】

    【齐桓公要去的卫国,他就在河南省,而且还是在河南省的东北部。】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山东省和河南省交界的地方,就主要是河南省的东北部。】

    【也就是齐桓公从齐国到莒国,然后从莒国到卫国这个路线呢,】

    【它的实际距离还没有横跨一个大省那么多!】

    【那么到底这个距离是多少呢?】

    【咱们用数据来说话!】

    【春秋时代的齐国距离莒国的直线距离为:220公里!】

    【春秋时代的莒国距离卫国的直线距离为:380公里!】

    【当然这都是直线距离,如果按照道路距离的话,你最多给他乘以1.5就对了。】

    【那么,齐桓公吕小白要从齐国先到莒国,再从莒国到卫国,他需要多少天呢?】

    【是不是像你们想象中的几个月呢?】

    【不要想当然。】

    【还是用数据来说话!】

    【古代最为极端的数据就是八百里加急,所谓的800里加急,就是换人又换马,可以时速达到每日800里,也就是400公里!】

    【按照这个速度的话,齐桓公吕小白要完成从齐国到莒国,然后从莒国到卫国,也就是需要两天时间!】

    【远吗?时间不够吗?】

    (我去,我去,我人都麻了!)

    (搞了半天,我真是没有距离概念,原来从齐国到莒国,我就是一脚油就到了啊!我国产车的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一个小时我还超了呢?)

    (我小电驴也能做到两个小时达到。)

    (服了,真是服了啊!我以为有多远呢,就这!就这?)

    .........

    北宋,

    读书人傻眼了。

    啥玩意,两天就干完了?

    他们以为博主要说,什么齐桓公自己不去,派人去。

    结果,人家直接给你说,极限速度,两天就够了!

    “不,是两天都是富裕的!”

    “毕竟按照博主说的,从齐国到莒国,在去卫国,才600公里,而八百里加急,两天可以跑800公里!”

    司马光纠正道。

    “你闭嘴!”

    读书人破防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