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陶宗旺的意思,新城城墙要跟汴梁一样高,还要将南河的水引进来,挖一条护城河。
最离谱的是他除了要修建箭楼鼓楼,还要修筑一座翁城。
杨元嗣如此大胆也不敢这么干,除非大宋的各级官员都是瞎子。
陶宗旺听说杨元嗣否决了自己的方案,有些闷闷不乐。
“除了护城河和瓮城,其他随你。”
杨元嗣也不想太打击这他的积极性,毕竟城还要人家修呢。
陶宗旺这才重新高兴起来,又跟杨元嗣喝了好几碗。
所以后世迷惑不解的一个问题:大嵩城的城墙为什么比汴梁还高,这就是答案。
天色将晚的时候,杨元嗣赶到了玲珑矿场。
黄铁石现在的头衔是矿团的团长,这是是登州军独有的职位。
金矿的青壮有五千多人,加上冶炼一共有八千多人。
他们平日采矿,闲时候进行军事训练。
当然对外来说,这里还是一座石矿。
更加让人不敢探查的是,这里还是给官家采奇石的石矿。
杨元嗣已经有好久没有见过黄铁石,发现他壮实了不少。
他拍着黄铁石的肩膀道:“金子要有计划的开采,一定不要贪多。”
其实黄铁石的年龄比他还要稍微大一些,
只是他此时摆出一副长者的姿态,众人没有丝毫觉得不妥。
这些矿工无一不是精壮强健之辈,其他青壮民团还有五万多人。
如果要上山采矿还要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行,能选上矿工就连娶媳妇都容易些。
黄铁石现在办事说话明显沉稳许多,他对杨元嗣说道:
“大王自有大王的道理,不过这样压着采矿,确实有些憋屈。”
“不知道我们矿上的兄弟什么时候也能上战场呢?”
杨元嗣望着山头上还未消融的雪,缓缓道:“总有会机会的……”
登州现在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一百万,杨元嗣认为远远不够。
登州就是现在的威海和烟台的大部分地域,人口早已经超过了一千万。
当然北宋的土地人口承载能力跟现代没法比,不过要是养个二百万人,
杨元嗣还是有把握的。
古代战争都喜欢攻城掠地,以占地盘为主。
四处流窜,没有根据地的军队和政权,最后只能成为流寇。
这样的队伍没有一个能够成功。
以地为本的思想不能说不正确,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也不能怪古代先贤,因为他们的认知是建立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之上。
杨元嗣作为穿越者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
他只是一个销售经理,也不具备超凡的政治素养。
但是他站在太多巨人的肩膀上了,甚至能够摸着天了。
以人为本。
这就是最简单朴素的道理,也是致胜的法宝。
登州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粮有钱,养的住闲人。
杨元嗣现在也算是一员宿将了,他认为有二十万精兵,
在野战中可以应付绝大多数战役了。
当然,你要说夺取天下,这点儿人肯定是不够的。
杨元嗣到底有没有问鼎天下的野心,至少现在是谁也不知道的。
兵来自于民,要想招募军队,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口基数。
杨元嗣交给赵纬纶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吸收接纳尽量多的人口。
现在看来,赵纬纶的执行能力远远超过杨元嗣的预期。
除了登州以外,还有一个镜像就是渤海对面的金州。
以前横渡渤海要二十多天的时间,还要挑风平浪静的时候。
现在有了一大批有经验的水手和来往横渡的经验,
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走个来回。
辛兴宗在渤海的时候,金州已经有了三十多万人口。
这些人口跟登州的还不一样,基本全部都是即战力。
杨元嗣之所以不敢将他们全部转换成登州军,是因为他们的成份太复杂了。
这些些人里有马贼,有强盗,有逃犯,有良家子,也有职业军人。
有渤海汉人,有高丽人,有契丹人,甚至还有女真人。
田虎反叛后的俘虏已经过去了十几万人,北宋版本的闯关东还在继续。
等汉人占有部队人数的绝大多数,杨元嗣才算对这支军队有绝对的把握。
按照现在的移民速度,这个时间也用不了多久。
杨元嗣遥望着平静的海面,想着杨景川马上就会渡海而来,
心里有种莫名的温暖。
辛兴宗虽然也很有能力,但是治理渤海,他的能力是不够的。
杨元嗣的核心团队,只有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