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59章 丰亨豫大【一】

第59章 丰亨豫大【一】(1/2)

    杨元嗣虽然不怕那些流言蜚语,不过做人还是要低调一些才好。

    他现在之所以能够如此嚣张,是因为杨元嗣的功劳太大了。

    历史上功高盖主的人都有什么下场,杨元嗣再清楚不过。

    朝廷上那些言官之所以还没有动作是因为风向还没有改变。

    所以杨元嗣快马加鞭赶回了汴梁,登州军干脆没有入城,就住在城外神武前军的军营里。

    李继恩给杨元嗣行礼,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自嘲道:“多日不见大王,反倒是有些肥胖了。”

    杨元嗣知道这是在向他抱怨无事可做。

    不过现在李继恩已经是指挥使了,想建功立业的肯定是营中的兄弟。

    杨元嗣高兴的是人心可用,担忧的是普通军卒完全意识不到真正战争的残酷。

    金军的战斗力可不是方腊和辽军能够比拟的。

    杨元嗣拍着李继恩的肩膀,说道:“好好练兵,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李继恩点了点头,恨恨道:“禁军又是老样子了,三衙更不像话!”

    杨元嗣已经听张固安说过了,现在禁军规模又扩大到了二十多万人。

    这些人现在多数属于高俅的殿前司,又扩展到了七八个军。

    杨元嗣很奇怪这些兵源都是从哪里来的?

    李继恩道:“还不是那些泼皮无赖,山贼配军!”

    杨元嗣叹了一口气,果然跟自己想的不错。

    虽然说方腊等大规模的起义被镇压了下去,可是大宋遍地山大王的情况并没有本质改变。

    他们都是率领着三二百喽啰,大的有千余人马人马,占山为王。

    这几年朝廷都是剿灭为主,到了最后却发现越剿越多。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那些走投无路的人,落草为寇就会成为他们最后的选择。

    宋江进剿叛军都是以招抚为主,那些绿林好汉能战则战。

    不能战则脸上刺上金印,摇身一变就成了大宋的贼配军。

    这种军队的作战能力有多高就不用想了。

    杨元嗣无奈笑道:“咱们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

    “听说你小子生儿子了?什么时候请我喝酒?”

    李继恩这才转怒为笑,“小人随时欢迎大王,正好看看我的新宅子。”

    杨元嗣肯定会去李继恩家里,不过他现在首先要去的是公主府。

    等杨元嗣回到郡王府的时候,大堂里的场景却让他大吃一惊。

    赵金儿、娜仁和一堆侍女正围着杨霜荻打转,逗的她笑声不断。

    杨元嗣也悻悻凑上前去问道:“你什么时候来的?”

    赵金儿一脸幽怨,道:“我还以为你入城后就会马上来找我呢。”

    杨元嗣搓着手笑,也不回答。

    看到娜仁和赵金儿相处的比较融洽,他也就放心了大半。

    公主慢慢凑到她的耳边,轻声说道:“今晚就到我那里去,我也想要个孩子了……”

    杨元嗣左看右看,眼睛也亮了起来。

    一夜狂风骤雨,杨元嗣却依旧神采奕奕。

    赵金儿趴在他胸前,轻轻说道:“咱们安定下来就早些回登州吧,最近有些不太好的传言……”

    杨元嗣笑道:“这汴梁虽然繁华,也不是留恋之地,登州才是生儿育女的风水宝地。”

    “我倒是没问题,你忙不过来哩。”

    杨元嗣大怒,又将公主压在身下。

    风云再起……

    第二天张固安过来请安,杨元嗣才知道了公主说的不好的话是什么意思。

    现在坊间流传,郡王贪恋汴梁富贵,迟迟不返回封地,怕有其他图谋。

    杨元嗣知道无风不起浪的道理,笑着问道:“你就说是谁搞的鬼就行了。”

    张固安也笑道:“果然还是父亲看的透彻。”

    登州的的谍子光汴梁城内就有二百多个,遍布城内的勾栏瓦舍、朝堂军营。

    对杨元嗣不利的消息最开始是从酒楼里传出来的,后来愈演愈烈。

    张固安对于这种消息敏感性非常高,他发动所有的谍子探查,最后发现主谋来自御史台。

    大宋的御史台是言官集中的地方,可以监督天下官员。

    理论上能够规劝皇帝和弹劾官员,甚至能够弹劾宰相。

    但是他们肯定不会搞这种下作的手段,倒像皇城司的做法。

    张固安查了半个月才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个新上任的御史中丞搞的鬼。

    杨元嗣低头沉思,御史台早就失去了宋初的独立性。

    据说现在是梁师成的地盘,如果梁师成想搞自己,那么背后肯定就是官家的意思了。

    杨元嗣哑然失笑,如果真是徽宗的意思,他倒要高看官家一眼了。

    不过现在搞这些也没有什么意思,他早就已经决定了回登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