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44章 草原智绝【二】

第44章 草原智绝【二】(1/2)

    刘十三听了杨元嗣如此娇柔做作的遣词造句,实在忍耐不住。

    花荣看他哈哈大笑,用力给了他一肘子。

    刘十三本来不忿,刚想还击,看到杨元嗣瞪了他一眼,只能悻悻退下。

    察合台看他们如此表现,心中存疑,不知道自己话里有什么纰漏。

    这时候他旁边一个人也快步走了上来,拱手道:“我辈皆是武夫,说话不用如此带着穷酸之气!”

    那人有八尺开外的身材,大约三十四五的年纪,脸白如玉,竟然一根鬓须也没有!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双深邃的眼睛,杨元嗣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梁朝伟。

    不过这人眼神里比梁朝伟更多了一份智慧。

    杨元嗣笑道:“兄长说的没错!定然是一条好汉,敢问尊姓大名?”

    “在下长孙信!”

    那人似笑非笑的看着杨元嗣,朗声道,“兄弟莫非是杨元嗣?”

    杨元嗣这时候才真正的心中震惊,这家伙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看来这几个出去巡哨的骑兵遇到登州军也不是什么巧合。

    他暗暗提醒自己,最近事情进行的太顺利了。

    草原上的好男儿也并不都是黑罕那样的直肠子。

    这个长孙信明显就不太好对付。

    杨元嗣上前两步,拱手行礼道:“原来是长孙大哥,闻名久矣,只是不知道如何知道在下的贱名?”

    “王爷天下闻名,不用在这里自谦了。”

    长孙信一边拉着杨元嗣的手一边说道:“我不但了解你,还知道你这次来的目的!”

    两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大帐走去,察合台跟在后面莫名其妙。

    看来长孙信有些事情也没有告诉他。

    但是毕竟察合台才是这里的主人,他杀牛宰羊,安排宴席。

    登州军的其他人也被安排在其他帐篷里吃肉喝酒,花荣不太放心,也跟了出去。

    刘十三紧跟在杨元嗣身边,想看看长孙信这个小白脸搞什么鬼。

    察合台的大帐中有一张榆木的大方桌,三人分宾主坐定。

    杨元嗣对这个长孙信一无所知,不知道他是敌是友。

    不过这帐篷里一共不超过二十个人,凭他和刘十三两个人还是能够控制住局面的。

    长孙信先倒了一杯酒,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先干为敬,欢迎王爷远道而来。”

    长孙信又给杨元嗣也倒了一杯酒。

    “王爷不要疑惑,你且听我解说缘由。”

    杨元嗣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刘十三都没有来的及阻止,察合台却拍手道:“果然是好汉子!”

    这酒居然不是草原上常见的马奶酒,倒是跟汴梁的眉寿酒有些相似。

    杨元嗣将酒杯放在一边,眼睛盯着长孙信说道:“愿闻其详!”

    长孙这个姓氏,从唐朝开始代表的就是出身于贵族。

    他们的祖先是草原上的鲜卑人,甚至建立了北魏政权。

    后来随着五代十国的乱世,唐朝大一统的民族融合。

    鲜卑,作为一个民族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但是其中的精英却基本完成了彻底的汉化,甚至形成了门阀贵族。

    长孙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们现在主要的势力分布在辽国的西京,大宋的西北边疆。

    当然按照大宋朝廷对于士族门阀的压制,他们这一百年来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不过在辽国境内的那一支却是过得十分滋润。

    毕竟辽国的南院北院制度,变相来说是鼓励门阀发展壮大。

    长孙信的成长轨迹就更特殊了,他父亲做到大辽的西京留守,有十几个儿子。

    他母亲是草原上出名的美女,以美貌为资本作了留守大人的妾室。

    长孙氏现在跟传统的汉人门阀世家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庶出的儿子已经很不受待见了,更不用说还是异族女子所生。

    长孙信面对的就是这么个地狱开局,而他能够凭借才智和政治手腕成为长孙家的家主。

    其中的艰辛和凶险,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杨元嗣对长孙信的成长史不感兴趣,直接问他和自己会面的目的是什么。

    长孙信却笑道:“想不到王爷也是个急性的人。”

    金国大军步步紧逼,辽国的战线一路往南。

    等退到了西京,那就是无路可退了。

    天祚帝将所有的兵力集中到了西京,准备跟金军决战。

    长孙信却看的非常明白,金军可以输无数次。

    辽军只要输一次,就是万劫不复。

    所有的契丹贵族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只有天祚帝不知道。

    长孙信这种世家大族绝对不会只忠诚于哪一个皇帝。

    他的处境跟燕京的李处温非常相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