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点头表示同意:"正是如此。所以我想要派你出使石国,面见国王屈出汗。我们可以以丝绸之路的贸易为条件,请求石国出兵接应马超父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葛亮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卷绢帛,开始书写国书。他的笔迹苍劲有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写完后,他盖上丞相印玺,将国书郑重地交给费祎。
"此次出使关系重大,"诸葛亮神情严肃地说,"石国虽然与我国交好,但在当前形势下,他们很可能不愿得罪北汉。你必须设法说服屈出汗国王,强调两国长期的贸易利益。丝绸和茶叶贸易对石国至关重要,这是我们的谈判筹码。"
费祎双手接过国书,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责任。"丞相放心,属下必定竭尽全力,说服石国出兵接应马将军。"
诸葛亮又详细交代了一些出使的细节,包括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及其应对之策。他特别强调要密切关注北汉军的动向,避免在途中遭遇敌军。
"你明日一早就出发,"诸葛亮最后说道,"我会派一队精锐护卫随行。记住,速度要快,但也要确保安全。"
费祎躬身领命:"属下明白。这就回去准备行装,明日拂晓出发。"
离开丞相府后,费祎立即回到自己的府邸。他命仆人准备行装,自己则开始研究通往石国的最佳路线。烛光下,他仔细查看地图,标注出可能遇到关卡和检查站的地方。
这一夜,费祎几乎无眠。他反复推敲着见到石国国王时要说的话,思考着各种可能的应对方案。作为蜀汉的能臣,他深知此次使命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马超父子的安危,更关系到蜀汉在北线的战略布局。
天刚蒙蒙亮,费祎就已经整装待发。一队五十人的精锐护卫已经在校场集合,他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好手,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熟悉西北地形。
诸葛亮亲自来到校场为费祎送行。丞相今日特意穿上了朝服,显得格外庄重。"一切就托付给你了,"诸葛亮握着费祎的手说,"务必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费祎郑重地点点头:"丞相保重,属下必定不辱使命。"说完,他翻身上马,率领使团向着西北方向出发。
清晨的成都街道还很安静,只有零星几个早起的商贩开始摆摊。费祎一行人马不停蹄地穿过街道,很快就被出了城门。
一路向西,地势逐渐升高。费祎不时回头望望渐行渐远的成都城,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他知道,此时此刻,马超及其残部可能正在某处山野中艰难前行,而自己此行或许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使团沿着官道疾驰,马蹄声在清晨的宁静中格外清晰。费祎神情专注,时不时地查看地图和方位。护卫们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正午时分,使团在一处小溪边稍作休息。费祎借着这个机会再次研究地图,与向导讨论接下来的路线。
"从这边走虽然要多绕一些路,但可以避开北汉军的几个哨所,"向导指着地图上的一条小路说,"应该能节省时间。"
费祎沉吟片刻,点头同意:"就按你说的路线走。安全最重要,我们不能有任何闪失。"
简单的休整后,使团再次上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林间小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费祎骑在马上,思绪万千。他想起了与马超共事的那些日子,想起了这位名将的英姿飒爽。如今马超生死未卜,让他不禁感到一阵心酸。
"加快速度!"费祎甩了甩头,驱散这些消极情绪,现在不是感伤的时候。他扬起马鞭,率先向前冲去。
夜幕降临时,使团已经远离成都,进入了一片陌生的地域。费祎命令队伍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中扎营休息。护卫们轮流守夜,其他人则抓紧时间休息,为明天的行程储备体力。
费祎坐在营火旁,再次拿出诸葛亮交给他的国书。借着跳动的火光,他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思考着见到石国国王时该如何开口。他知道,外交辞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对方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大人,您也休息吧,"护卫长走过来劝道,"明天还要赶路呢。"
费祎点点头,收起国书:"是啊,明天还要继续赶路。希望我们能够及时赶到。"
躺在简陋的营帐里,费祎久久不能入睡。他想着马超现在的处境,想着蜀汉面临的局势,想着此次出使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这些思绪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他的心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