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江花玉面 > 第659章 风起(十三)

第659章 风起(十三)(2/2)



    “松树柴很好,火力足,还不容易有烟。”穆罕默德点点头,“不过烧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添柴的频率,不能一次添太多,不然温度会忽高忽低。”

    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和泥砌墙,有的搭建窑体,有的整理工具,村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瑾潼和李默则忙着整理从波斯带来的配方书,把里面的原料比例翻译成中原话,还在旁边标注上村里能找到的替代原料。

    “你看这里,”李默指着配方书上的一行字,“波斯用的纯碱是从盐湖里提取的,咱们村里没有盐湖,但咱们可以用草木灰代替,之前我试过,草木灰里也有碱性物质,应该能行。”

    瑾潼接过书,仔细看了看:“那咱们明天就试试,先做一小批琉璃液,看看能不能成功。对了,还要把金属粉末分类放好,铜粉、铁粉、钴粉,可不能弄混了,不然颜色就错了。”

    五天后,琉璃作坊终于建成了。作坊是一座两层的土坯房,一楼是窑房和原料储存间,二楼是匠人们的住处和成品展示间。开业那天,村里放起了鞭炮,村长还亲自给作坊题了名——“贺兰波斯琉璃坊”。

    穆罕默德带着大家做第一炉琉璃,他先把石英砂、草木灰和硝石按照比例混合好,倒进窑里,然后点燃柴火。村民们围在窑边,好奇地看着里面的原料慢慢融化,不时有人小声议论:“你说这石头真能变成亮晶晶的琉璃吗?”“肯定能,你没看穆罕默德大叔那么有把握吗?”

    等了三个时辰,窑里的原料终于变成了透明的液体。穆罕默德用长杆蘸取一点液体,对着阳光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温度刚好,可以开始吹制了。”

    他拿起长杆,蘸取适量的琉璃液,然后慢慢吹气,手里的长杆不停转动,琉璃液渐渐变成了一个圆形的气泡。接着,他把气泡放在铁板上,用工具轻轻按压,很快就做出了一个简单的琉璃碗。

    村民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鼓掌:“太神奇了!真的做成了!”

    瑾潼也跃跃欲试,她按照穆罕默德教的方法,拿起长杆蘸取琉璃液,可刚一吹气,琉璃液就歪了。穆罕默德在一旁指导:“别紧张,手腕要稳,吹气的时候力度要均匀,就像给花浇水一样,慢慢来。”

    瑾潼深吸一口气,重新尝试。这次她放慢了速度,仔细感受琉璃液的重量,控制着吹气的力度。渐渐地,一个小小的琉璃珠子在她手里成型了。虽然珠子有些不圆,但这是她做的第一个琉璃制品,瑾潼高兴得像个孩子:“我做成了!我真的做成了!”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