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这鸟儿真可爱!”穆罕默德笑着说,“大食的贵族都喜欢养宠物,若是把这红嘴相思运到大食,定能卖个好价钱。”瑾潼点头:“若是穆罕默德先生愿意,我们可以给您准备些鸟笼和鸟食,您带回去试试。”
几日后,穆罕默德要返程了。他在商馆订了三百匹棉布、两百件青瓷、一百串彩色玻璃珠、两座机械钟,还有十对红嘴相思和五十斤木薯粉。“瑾潼姑娘,”穆罕默德握着她的手,真诚地说,“这次来贺兰,我不仅订到了好东西,还感受到了贺兰人的热情和智慧。以后,我会经常来贺兰,也会介绍更多大食商人来这里通商。我相信,贺兰和大食的贸易会越来越好!”
送走穆罕默德的商队,瑾潼正准备回书房整理账本,忽然看到沈先生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一本新的《贺兰通商志》。“姑娘!第三卷编好了!”沈先生翻开书,里面记录了这半年来贺兰和大食、西伯利亚的贸易往来,还有机械钟、彩色玻璃珠、木薯种外传的故事,甚至还画了穆罕默德和伊凡的画像,旁边注着他们的来历和贸易需求。
瑾潼接过书,细细翻看,心里满是感动。这书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是贺兰成长的见证。“先生辛苦了。”瑾潼说,“等下次商队出发,把这书也送到各国去,让更多人知道贺兰的故事。”
沈先生点头:“我已经让人抄了几十本,还在每本里夹了片彩色玻璃,让他们看看贺兰的玻璃有多精美。对了,书院的学生们还在编纂《贺兰工艺录》,要把棉布、青瓷、玻璃的制作工艺都记录下来,传给后人。”
瑾潼笑着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贺兰的故事还在继续,这风会带着贺兰的希望,吹向更广阔的天地。
转眼到了秋天,贺兰的市集格外热闹。南洋的香料、罗马的银币、大食的地毯、漠北的皮毛、西伯利亚的人参摆满了摊位,百姓们穿梭其中,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书院里,孩子们围着沈先生,听他讲《贺兰通商志》里的故事;瓷窑里,工匠们正在烧制新的青瓷,准备送给即将到来的罗马商队;玻璃作坊里,工匠们正在制作冬天用的玻璃灯罩,五颜六色的玻璃在阳光下泛着斑斓的光。
这日傍晚,瑾潼和李默站在商馆的顶楼,看着远处的驼队渐渐靠近——是卢修斯的罗马商队回来了。卢修斯刚下马车,就快步走上楼,手里捧着个精致的木盒:“瑾潼姑娘!二王子!我带了罗马最好的大理石雕像和葡萄酒,还有苏丹托我带来的礼物!”他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枚镶嵌着红宝石的戒指,宝石在夕阳下泛着耀眼的光。
“卢修斯先生一路辛苦。”瑾潼笑着说,“我们给您准备了新烧的青瓷,还有改良后的机械钟,走时更准了。”
卢修斯看着送来的青瓷,上面绘着罗马柱的纹样,忍不住赞叹:“太精美了!罗马的贵族肯定会喜欢!对了,我这次来,还带了个好消息——罗马的元老院听说贺兰的贸易很繁荣,想派使者来贺兰,跟你们建立正式的通商关系!”
瑾潼和李默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惊喜。“太好了!”瑾潼说,“我们一定好好准备,迎接罗马使者的到来。”
卢修斯笑着点头,又道:“我还带了些罗马的种子,是一种叫‘葡萄’的植物,能用来酿酒。我想在贺兰试试种植,若是能种活,我们就能喝到贺兰产的葡萄酒了!”
瑾潼让人收下种子,心里满是期待:“我们会找最好的土地,试种葡萄。若是能成功,以后贺兰不仅有茶叶,还有葡萄酒,贸易会更繁荣。”
夕阳西下,贺兰山被染成了金色。瑾潼和李默并肩站在顶楼,看着市集上的灯火渐渐亮起,听着远处传来的驼铃声和百姓们的笑声,心里都明白,这就是他们一直守护的,最好的贺兰。
他们知道,贺兰的故事还会继续,商路会延伸到更远的地方,更多的人会知道贺兰,喜欢贺兰。而他们,会一直在这里,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份繁荣与和平,让贺兰的风,带着希望,吹向天下的每一个角落。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