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 第760章 萧普贤女

第760章 萧普贤女(1/2)

    “怕什么?”李处温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咱们行事小心,只要没抓到确凿证据,她也不能把咱们怎么样。再说,咱们在朝中经营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就算她想动咱们,也得掂量掂量。”

    正说着,书房外传来轻微的响动。

    李处温警觉地拔出腰间的匕首:“谁在外面?”

    门帘被掀开,心腹管家端着托盘走进来,托盘上放着一壶热茶和几碟点心:“老爷,夜深了,您和公子喝点热茶暖暖身子。”

    李处温松了口气,收起匕首:“东西放下,你下去吧,没有我的命令,不准任何人靠近书房。”

    管家放下托盘,躬身退了出去。

    走到院子里,他抬头望了眼书房的烛火,心中暗笑,今晚听到的这番话,指不定值个五六十两银子,他早已被萧敌里收买,李处温父子的密谋,都将一字不落地传到萧普贤女的耳中。

    三日后,萧普贤女在皇宫的紫宸殿召开朝会。

    殿内文武百官皆身着孝服,气氛肃穆。

    萧普贤女坐在御座之后,垂帘隔开内外,国玺放在手边,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内的大臣。

    “各位大人,先帝驾崩,近日金宋两国频频挑衅,燕云之地危在旦夕。李处温大人提议归附宋朝,借宋军之力抵挡金国,不知各位意下如何?”萧普贤女的声音清晰而冷静。

    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以耶律得重、耶律大石为首的武将纷纷反对,他们认为归附南朝是奇耻大辱,宁愿战死,也绝不向宋人低头。

    而以李处温为首的文臣则极力赞同,他们认为眼下保住性命和官位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给哪家做官,有何区别,甚至,皇位上有没有人,都不耽误他们做官。

    双方争执不下,萧普贤女却始终沉默。待众人争论得差不多了,她才缓缓开口:“李处温大人,你说已与高俅联络妥当,可有信物为证?”

    李处温心中一慌,他没想到萧普贤女会突然索要信物。

    他事先根本没和高俅达成实质性协议,所谓的联络,不过是他的缓兵之计。

    但事到如今,他只能硬着头皮说:“太后,高俅已派使者带着信物在路上了,不日便到。”

    “哦?”萧普贤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是吗?可哀家怎么听说,你不仅联络了宋朝,还暗中给金国的完颜阿骨打写了密信,要献城投降呢?”

    李处温脸色骤变,“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太后明察!这是有人恶意中伤,臣对大辽忠心耿耿,绝无此事!”

    “忠心耿耿?”萧普贤女拍了拍手,殿外走进两名侍卫,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正是李处温的心腹管家,“你的管家,他可把你和金国使者密谋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哀家。”

    管家抬起头,不敢看李处温的眼睛:“老爷,对不住了,太后她老人家给的太多了,小人只能如实禀报。”

    李处温见状,知道大势已去。他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

    李奭也吓得浑身发抖,躲在人群后面,想趁机溜走,却被耶律大石一把抓住。

    “李处温父子,私通敌国,背叛大辽,罪该万死!”萧普贤女厉声喝道,“传哀家旨意,将李处温父子打入天牢,明日午时,斩首示众!其家产抄没,族人流放白沟河,于甲士为奴!”

    殿内的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们此时一个个吓得噤若寒蝉,纷纷跪倒在地:“太后圣明!”

    萧普贤女看着跪在地上的群臣,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坚定。

    她知道,处死李处温父子,只是稳定局面的第一步。

    接下来,她还要面对天祚帝的銮驾,抵御金宋两国的进攻。

    但她没有退路,为了耶律淳留下的江山,她必须撑下去。

    次日午时,析津府的刑场上,寒风呼啸。

    李处温父子被绑在行刑台上,背后插着亡命令牌,上面写着“通敌叛国”四个大字。

    刑场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李处温低垂着头,头发凌乱,脸上满是血污。他想起自己多年来在朝中的风光,想起那些巴结讨好他的官员,想起自己谋划的高官厚禄,如今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心中充满了悔恨。

    可一切都晚了,他的贪婪和投机,最终将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奭则吓得魂不附体,哭喊着:“我冤枉啊,都是我父亲这老家伙逼我的!求太后饶我一命!”

    监斩官萧干冷眼看着这一切,待午时三刻一到,他高声喊道:“时辰到,行刑!”

    刽子手举起鬼头刀,寒光一闪,两颗人头滚落在地。

    鲜血喷溅在雪地上,染红了一大片。

    刑场边的高台上,萧普贤女穿着一身耶律淳穿过的男装,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她没有丝毫怜悯,李处温父子的死,是他们罪有应得,也是给那些心怀异心的人一个警告——在如今的燕云之地,背叛者,只有死路一条。

    “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