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 > 第470章 逆境突围

第470章 逆境突围(1/2)

    林海阳坐在办公室的窗边,望着窗外那条已经走了无数次的街道。天刚蒙亮,晨雾还未散尽,街边的小摊陆续支起棚子,锅铲与铁锅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他手里握着一份新出台的环保政策文件,纸张略显粗糙,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手机在桌上震动了一下,是小奕发来的信息:“昨晚整理了几个重点企业的能耗数据,建议今天上午召集一次闭门会。”

    他点了点头,将文件轻轻合上,目光落在桌角那本被磨得有些旧的笔记本上。封皮上的字迹依旧清晰:“当官就要为老百姓做实事。”

    这行字仿佛能给他力量。他知道,这次的环保政策不是小事,对本地几家老厂来说,几乎等同于一场风暴。而他要做的,是让这场风暴不至于掀翻整个产业基础。

    会议室内,气氛比想象中更凝重。几位企业负责人眉头紧锁,部分干部则显得焦躁不安。

    “林市长,我们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但一下子关停几条生产线,工人怎么办?工资怎么发?”一位姓陈的老厂长声音沙哑地问。

    “我们不是要一刀切。”林海阳语气平稳,“政策是硬杠杠,但我们也有责任帮企业找到出路。我提议分阶段推进改造,同时申请专项补贴,减轻企业负担。”

    有人低声议论,也有人露出怀疑的目光。

    “您说得轻巧,资金从哪儿来?技术谁来提供?”

    林海阳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打开投影仪,调出一页PPT:“这是我们刚刚联系到的省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的技术方案。他们愿意派团队实地考察,并协助搭建AI检测系统。这套系统可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还能提升良品率。”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可我们这儿条件差,人家真愿意来?”另一位干部半信半疑。

    “他们不来,是因为不了解。”林海阳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待别人来救我们,而是主动走出去,把我们的优势讲清楚。”

    他转身看向众人:“我们有基础、有需求、有决心,这就是合作的前提。”

    沉默片刻后,那位姓陈的老厂长缓缓点头:“林市长,我们听您的。”

    会议结束后,林海阳走出会议室,阳光正好洒在走廊尽头。他回头看了一眼会议室门牌,眼神坚定。

    当天下午,他亲自前往省智能制造研究中心,见到了那位态度冷淡的负责人。

    “林市长,我们这边资源有限,不可能每个地方都顾得上。”

    “我明白。”林海阳微笑着递上一沓资料,“这是我们在光伏项目中自主研发的过程记录,还有相关专家的评审意见。我们不是空手来谈合作,而是带着经验来的。”

    对方翻阅了几页,眉头稍微舒展了些。

    “另外,我可以承诺优先提供实验场地和一线数据支持。你们需要什么设备,我们可以协调安排。”

    负责人沉吟片刻,抬头看着他:“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

    林海阳笑了笑,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卡片,在上面写下一串数字和一句话,递给对方:“不是所有光都来自太阳,有时候,火种也能照亮黑夜。”

    那人接过卡片,看了几眼,嘴角微微扬起:“你这个人有意思。”

    会谈结束时,两人握手告别。林海阳走出大楼,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桂花香。

    与此同时,小奕正忙着组织“爱心素食馆”的志愿者培训。这个项目最初只是她和方子敬的一次尝试,没想到反响热烈,甚至吸引了文旅局的关注。

    “今天来了几位新志愿者。”小奕站在厨房门口,朝正在整理食材的方子敬喊了一声。

    “好,我来带他们熟悉流程。”

    “有个姑娘说她是金城大学的学生,专门过来拍短视频记录活动过程。”

    “哦?”方子敬抬眼看了过去,“那就让她多拍点真实场景吧。”

    培训进行得很顺利,志愿者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小奕一边指导操作规范,一边留意着那位大学生的拍摄情况。

    “你别只拍我们准备食物的画面,”她提醒道,“也要拍一下顾客们的反应,尤其是那些老人和孩子。”

    “好的,我会注意的。”女孩点点头,继续调整镜头角度。

    活动结束后,那位女学生走过来,兴奋地说:“其实我来这里是想拍个爆款视频的,但没想到真的被感动了。”

    方子敬闻言一笑,悄悄录下了这句话。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渐次亮起。林海阳回到办公室,窗外的城市轮廓像一幅未完成的画。

    他翻开笔记本,开始整理今天的会议纪要。敲击键盘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突然,手机响了。

    是省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的人发来的消息:“我们下周派人去莫高市考察,具体时间稍后通知。”

    林海阳放下手机,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他知道,这只是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