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 > 第433章 老友重逢,共绘蓝图

第433章 老友重逢,共绘蓝图(1/2)

    第二天,林海阳如往常一样来到市政府开始一天的工作。处理完手头的一些紧急事务后,他得知李牧即将前来汇报龙山县的近期工作情况,便提前来到市政府办公楼前,看着远处驶来的车辆缓缓停稳。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深灰色夹克、身形略显清瘦的男人下了车,朝他走来。

    “老李!”林海阳快步迎上前,伸出手。

    “林市长!”李牧笑着握住他的手,“还是当年那股子劲头。”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又回到了龙山县的那些年。他们并肩走进大楼,脚步稳健,话语间透出久别重逢的亲切与默契。

    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长桌上,投影仪已经调试完毕,文件整齐地摆放在每个人的座位前。秘书轻声提醒会议时间已到,林海阳点头示意开始。

    “先说说龙山的情况。”林海阳坐在主位,目光落在李牧身上。

    李牧翻开资料,语气沉稳:“今年以来,我们在富硒产业上做了不少工作。种植面积扩大了15%,深加工能力也提升了不少。特别是和省农科院的合作项目,已经开始试运行。”

    林海阳认真听着,不时点头。“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有。”李牧没有回避,“一是销售渠道还不够稳定,二是技术人才短缺,尤其是懂现代加工流程的。”

    “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林海阳接过话头,“江州这边正在筹建一个农业科技孵化平台,可以考虑把龙山的富硒项目纳入进来,借助科技资源提升产品附加值。”

    李牧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思路。”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牧详细汇报了龙山县温泉度假项目的推进情况。这是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旅游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接待能力逐步提升。

    “二期规划中,我们打算引入生态农业体验区,结合现有的温泉资源,打造一个综合型休闲旅游目的地。”李牧指着PPT上的草图,“如果能和江州的科技园区联动,或许还能开发一些智慧旅游项目。”

    林海阳听得入神,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若有所思。“这个想法不错。我们可以组织专家团队去实地考察,看看有哪些技术可以应用进去。”

    会议室内气氛逐渐热烈,讨论也从具体项目扩展到了整体发展策略。林海阳提到江州市正在推动的“城市+县域”协同发展模式,并建议将龙山县作为试点区域之一。

    “这样一来,不仅能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提升。”他说。

    李牧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我一直觉得,龙山的发展不能孤立看待,必须放在更大的格局中去谋划。你这个建议,正好契合我们的方向。”

    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双方初步达成共识:由江州市牵头,联合龙山县成立专项调研小组,围绕富硒产业升级、旅游项目拓展、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具体方案,并在三个月内形成可操作的行动计划。

    会议结束后,秘书收走了材料,林海阳和李牧走出会议室,来到楼下的休息区。

    “说实话,我没想到你会这么重视龙山的事。”李牧一边坐下一边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林海阳端起茶杯,微微一笑。

    “你是江州市的领导了,眼光应该放得更远。”李牧顿了顿,“但你还记得龙山,还愿意为它出力,这让我很感动。”

    林海阳放下杯子,神情认真:“龙山是我成长的地方,也是我真正意义上起步的地方。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

    李牧沉默片刻,忽然笑了:“那你得常回来看看。”

    “当然。”林海阳点头,“等你们那边的温泉度假村二期完工,我第一个来体验。”

    两人相视而笑,气氛轻松了许多。窗外的阳光洒进来,照在他们的脸上,映出几分温暖。

    “对了,”李牧忽然想起什么,“上次我去龙山中学讲课,看到学生们用的实验室设备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款。听说江州这边有不少闲置的教学仪器,能不能支援一下?”

    林海阳听后眉头微皱,随即点头:“这事我回头就安排人对接。教育是根本,不能拖。”

    李牧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谢谢。”

    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两人又聊了些旧事,回忆起在龙山县一起奋斗的日子。林海阳感慨道:“那时候条件艰苦,但我们干劲十足。”

    “现在条件好了,压力反而更大。”李牧苦笑,“不过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远。”

    林海阳望着窗外,眼神坚定:“是啊,只要我们坚持走下去,总会有成果的。”

    天色渐暗,办公室里的灯光陆续亮起。林海阳送李牧到楼下,看着他坐上车离开。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他站在原地,抬头望向远方的城市灯火。街道两旁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像是无数双注视的眼睛,在默默见证这座城市的每一次蜕变。

    回到办公室,秘书递来一份新文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