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你是不是有些鸠占鹊巢,徒耗禄位了?有我在,这位置什么时候就能轮到你了?”说话的正是一路带队的缙国武将车敏。此时他的手都扶在腰间的刀柄上了。
“哎呦车将军,这话你可不能那么说,这位置从来都是有德者居之的,我觉得我德可配位。不服你就和我比划比划。”那员武将马上就瞪起了一对铜铃般的眼睛。
“好!你出来,咱们俩这就比划一下!就你这大老粗你还想稳坐这谷辖之位?”车敏的眼睛 也是圆瞪了起来。
而此时看得十分有兴味的陶巅马上就嫌热闹不大地点手对他们说:“好!这才是干脆利落的性情中人,来来来,各位,赶快将下面的位置坐满,自己找地方坐,快!
还有,屋子里面不许打仗,我怕血迸我一身脏了衣裳,如有要打仗的各位还请赶快移步院中。
那个外公啊,快让人把十八般兵器架都拿出来。可以见血,可以没命啊。众位都不要留手,来来来。开始,开始。”
他这话刚一出,车敏便与想强占谷帅一位的那员武将马上就大踏步地走向了门外。
“呵呵呵,快打快打,我还等着看呢。”陶巅笑着地看了一眼外面,又瞟向了站在人群中始终风淡云轻的何畴道:“哎?何老前辈,你怎么还不赶快坐到谷司的那个位置上?我知道文官都很要脸,这不是你的同僚和门中弟子都等着你先带头呢吗?”
“呵呵,既然侯爷发话了,那这个位置老朽就却之不恭了。”何畴闻言,十分畅快地一笑,接着便手捻胡须,十分大方地坐在了谷司的那个位置上。
“你看看,我就说读书人解决事情的方式别有一番赏心悦目吧。
来吧,各位,也都别绷着了,你们决斗不了,但可以相互写文章骂死对方啊,哈哈哈哈!别害怕有人会死啊,我这里就不害怕每天死个百八十个的。
对了,有觉得自家家中小辈可以身负重任的,也可以进来竞争一下。
那个,各位舅舅表兄,你们也都看看哪个位置合适你们。其他人,不用给我家亲戚留面子。尽管争,我这人,就是用人惟贤。
来,何谷司,您的位置定了,您让他们先选着职位,这是我制定的谷中三级协同、闭环管理的模式,您先研究一下。”
说着,陶巅命人将几个册子放在了何畴面前的桌案上。
何畴拿到册子打开一看,眉头当时就微皱了起来。这册子不厚,可是上面说的东西,怎么就感觉这么样的深奥呢?
第一本册子就是谷内的三级协同,闭环管理构架模式的论述。
寥寥几篇文字写的是
构架组成:
1. 顶层决策层(100人左右)
- 职能细分:分为 农业规划组(制定种植养殖计划、协调土地分配)、 技术支持组(推广种植技术、防治虫鼠害)、 物资调配组(统筹农具、种子、饲料供应)、 民生保障组(管理水利、道路等基建,协调医馆药田与教书育人)、 监督考核组(核查生产进度、监督资源使用)。
- 决策流程:每周召开联席会议,汇总各组数据与问题,通过投票表决重大决策(如种植结构调整);日常事务由各组组长直接审批,确保快速响应。
2. 中层管理层(约1000人,从劳动力中选拔)
- 分区管理:将山城土地按梯田、牧场、林地等属性划分片区,每个片区设 片区长(负责统筹生产任务)和 技术督导员(落实技术组要求)。
- 任务分解:片区长将决策层的种植计划拆解为具体地块任务,分配至各生产小队;技术督导员定期组织培训,指导农户改进种植方法。
3. 基层执行层(4万劳动力)
- 小队化运作:每20 - 30人组成 生产小队,设队长1名(负责考勤、协调任务)。小队内按技能分工,如耕地组、播种组、养殖组,提高专业化效率。
- 激励机制:推行 “积分制”奖励,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创新种植方法或发现重大问题隐患的小队可获积分,积分可兑换农具、生活用品或各种小灶吃食。
4. 协同保障机制
- 信息反馈:设立 “问题直通车”,小队可通过片区长或监督考核组直接上报生产难题,确保决策层快速调整策略。
- 资源循环:物资调配组建立 动态储备库,根据各片区需求灵活调拨物资;民生保障组定期维护梯田水利系统,保障灌溉效率。
- 应急响应:成立500人规模的 应急大队(从劳动力中抽调),应对暴雨、虫害等突发灾害,由决策层统一指挥调度。
通过这种模式,决策层把控方向,中层精准执行,基层高效落实,形成 “规划 - 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