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蜀军兵力就与龙武卫相当了,不再处于兵力劣势,但他们依旧没有主动进攻的迹象,只是每日派出大批斥候侦察龙武卫的动静。
双方主力都待在各自的大营之中,没有大规模出动,可局势也并不太平,双方的斥候部队日日交手,每天都要爆发十多场斥候战。
夜不收堪称精锐,可蜀军主力卫军部队中的斥候也并不是弱者,武力与单兵战斗力方面,双方差距不大,就连装备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差距。
蜀国好歹也是一个主权国家,精良的装备其实并不缺乏,只是受限于国力,无法大规模装备部队,只能是装备部分最精锐的部队,其中就包括了一批精锐的斥候。
战力、装备没有什么区别的情况下,夜不收再也不能如同以往那般压着蜀军斥候打,让他们变成聋子、瞎子了,每一次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损失,总体而言算是半斤八两。
不过这样的战斗持续下去,吃亏的永远都是蜀军。
原因很简单,蜀军的每一名精锐斥候都是花费代价和时间精心训练出来的,战死之后想要补充,可没有那么容易。
反观叶白这里,却是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阵亡一个夜不收,兵将卡牌系统就会返还一张精锐士兵卡,随时都能够补充一名新的夜不收,除了损失青壮人口之外,可以说没有什么损失。
不要说在两军的斥候战中,夜不收的伤亡人数比蜀军斥候更少,哪怕是1:1的伤亡比例,叶白也完全能够耗得起,甚至是硬生生将蜀军给耗死。
在蜀国的锦衣卫动用了所有的手段,搜集蜀国的情报,可惜他们的地位有些低,很难直接接触到朝堂,无法第一时间就掌握蜀国朝堂的动向,自然也就没有办法给叶白提供更加准确的情报。
缺乏足够情报的情况下,哪怕是刘伯温、陈平这等智者们,也无法准确判断蜀国接下来的应对方案,只能是将大军依旧驻扎在边界地区,与30多万蜀军对峙。
30多万大军,10多万青壮民夫,更有30多万匹战马,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的粮草那叫一个恐怖,别忘了,叶白对自家部队的后勤供给可是相当充足的,一日三餐的标准,可是超过了各国一日两餐,粮草消耗比对面的蜀军更加大。
这样大的消耗,叶白本人自然是无所谓,不说占领西兴郡和康宁郡之后,从各地府库中缴获了大批的钱粮,足以供应30多万大军,无非是需要征召大批民夫将粮草从后方送到前线大营之中罢了。
但是刘伯温等人作为谋士,可就坐不住了,这种消耗钱粮的对峙,是最不划算的,损耗极大,却又没有什么收获,太过于得不偿失了,开动脑筋想要寻找一个变局的机会。
军事方面取得突破,目前而言并不可取,不是打不过,是没有必要打,因此只能是动用一些不太正规的手段了。
在这方面,刘伯温哪怕有着满百的智力属性,也不如陈平擅长,毕竟两人擅长的方向不一样,心性也不太一样。
“侯爷,微臣已经发动锦衣卫的人员,在蜀国与郑国的边界地区制造冲突,两国的局势已经有些紧张了。”
要搞事,逼迫蜀军撤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蜀国与别国的边境搞事,甚至造成两国的军事冲突,这也是陈平和锦衣卫最为擅长的事情,干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目前情况怎么样了?”
“不算太好,毕竟锦衣卫之前大部分的人员和精力都放在了秦国内部,对蜀国的布局有些弱,如今能够动用的力量也有限,在边境地区能够产生的影响有限。”
“不过微臣也不指望锦衣卫就把活干完,在微臣的授意下,西兴郡、康宁郡两郡沦陷的消息早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不光是蜀国上下人尽皆知,比邻的郑国也同样收到了消息。”
“根据最近搜集到的情报,郑国卫军部队已经开始集结,国内还有调集粮草的动向,虽然还没有进入边境地区,但总不能是搞操演吧。”
陈平的声音不大,因为喝了不少酒的缘故,还有些含糊,不过叶白和刘伯温等人却是听了个清清楚楚。
郑国在太始大陆上算是实力最弱的国家,与吴、越两国不相上下,大约有着4郡之地,虽然人口比叶白治下要多,但军事、经济实力都不算强。
主力卫军部队,加上禁卫军、城卫军也不过50多万人,除了驻守国内城池,能够出动的兵力最多也就30万左右。
两三百年以来,郑国一直是被蜀国欺负着,每次边境冲突,都是以郑国战败而结束,被打得不要不要的,若非是蜀国还有着秦国和草原骑兵的威胁和牵制,郑国早就被蜀国灭国了,再不济也会被割让一些地盘。
如今蜀国被叶白入侵,丢失了两郡之地,直接沦落到与郑国同等大小的疆域,军事力量损失也很惨重,这对于一直被蜀国欺负的郑国来说,就是一个翻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