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里乌斯想了想,犹如历史上一七九三年一月二十一日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摸不着头脑。
“哈斯塔·法塔利,我不知道这当中有什么问题。”维特里乌斯回答。
小卢西乌斯说:“诺里库姆钢锭我们为什么要去买呢?为什么不能自己造呢?”
维特里乌斯尴尬一笑说:“我尊敬的总督阁下,谁都知道——买,不如,造!造实在太过费力,不好弄啊,需要人手,还需要器材,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花费多少……人力物力,然后才能造出来。我们直接买不是很好吗?而且,几天的时间就能到。”
小卢西乌斯却说:“不,如果有一天,日耳曼人卡我们的脖子怎么办?”
“卡脖子?”
维特里乌斯不明所以,他不知道日耳曼人怎么卡脖子,脖子在哪,又要怎么才能卡到?
毕竟,此时还不是公元二零二四年,没有所谓的“贸易战”,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卡脖子”这个拉丁词。
但是小卢西乌斯仍然使用了这个词,在场的懂拉丁语的人都能听明白,只是不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小卢西乌斯却说:“你知道知道,我们必须有自己造的能力。买当然是要买的,而且还要自己造。”
“是!”维特里乌斯敬重小卢西乌斯,毕竟在罗马,一位常胜将军的话语权和光环足够让他这个克劳狄乌斯家的“家臣”听令的了。
“现在,我们先购买一批诺里库姆钢锭……”维特里乌斯说,“也许,我们可以再请几个工匠过来。”
“菲洛斯特拉托斯。”小卢西乌斯喊人。
“我在,阁下。”菲洛斯特拉托斯回答。
“你去,或者让丢番图……反正,购买钢锭你也去。明白吗?”
菲洛斯特拉托斯明白,这是想要收买几个日耳曼工匠过来。此时的诺里库姆还是日耳曼人的地盘,所以没办法用罗马的行政命令召人,只能采取“威逼利诱”的方法。
“明白,阁下。”菲洛斯特拉托斯回答。
“那我呢?”一边的休屠利忍不住插话,“阁下,说了这么半天,我的弯刀你打算怎么做呢?”
小卢西乌斯笑着说:“不管是弯刀也好,是罗马短剑也罢,都是好弄的了。”
“好弄?阁下,你不会是骗人的吧?”
小卢西乌斯问维特利乌斯说:“我们现在该是有诺里库姆钢锭和硼砂的吧?”
“有啊,当然有。只不过库存不多而已。”维特里乌斯说,“但是想要造些……休屠利阁下的弯刀却是富富有余的。”
小卢西乌斯听罢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这就是他的第三个大笑的原因,显示自己是火神的宠儿。
“马政总监阁下的弯刀出问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淬火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弯处开裂。”
“对啊,正是这两个问题。”休屠利急忙说。
普布利乌斯却说:“谁不知道,看你的弯刀刀胚就看出来了。”
小卢西乌斯没有去接两个人的话,却自己说道:“我们首先来解决弯刀开裂的问题。使用夹钢法,用我们的软的海绵铁来包裹诺里库姆钢。
先在海绵铁上开个槽,然后把诺里库姆钢塞进去,然后锻打。
锻打到什么程度我想不用我多说,希腊的工匠们自然都是懂的。
然后再折叠锻打,每次折叠的时候都要在上面涂上埃及硼砂,如此折叠三次。记得每次折叠都要涂抹硼砂,一次都不能少,然后就停止。记得,只要折叠三次,不要多。”
“为什么?多折叠几次不可以吗?”维特里乌斯问。
其实,小卢西乌斯也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因为穿越之前上公共课的时候老师课堂上讲说是折叠三次,没说为什么,所以小卢西乌斯也不知道。可是,既然老师说三次,那肯定是有有原因的,三次就是三次。
“为什么却不可以说。”小卢西乌斯说,“便是只有三次而已。记住了吗?”
“记……记住了。”维特里乌斯和休屠利一起说道。
“然后就是塑形。这非常重要,我想你们也懂的。”小卢西乌斯继续说道,他其实是要求把钢条加热到八百摄氏度,但是此时还没有摄氏度的概念,只好说,“加热刀胚,要让刀胚呈现樱桃红色。樱桃,这东西已经传入罗马了,你们也都见过。”
“这个我懂,就是软了,好塑形。”休屠利说。
小卢西乌斯点了点头,“热弯成型需要用特制的木模……我想这个也不用我多说。刀胚能够记住想要的弧度,不会回弹。如此一来就可以去淬火了。”
“淬火也是要刃部淬火吗?”维特里乌斯问。
“可以,可以是刃部淬火,但是也可以是整刀淬火。”小卢西乌斯说,“现在,罗马淬火的工艺非常落后,是用冷水淬火,我没说错吧?”
“这有什么问题吗?”维特里乌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