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摆烂世子,当皇帝哪有当大侠爽 > 第6章 谁请客

第6章 谁请客(1/2)

    郑明允跟周攸宁简单打了个招呼。

    郑家和周家皆为书香门第,又同处京城,双方长辈偶有往来,二人零零散散见过几面。

    周攸宁施了个万福回礼,没有多聊。

    郑明允扭头道:“李兄,殿下的性子,你刚刚看见了,若日后志在三省,请提前做好准备。”

    李正章头疼欲裂,“唉,走一步看一步…等等,你们呢?”

    他总算知晓为何每次史官记录殿下事迹时,都会抓耳挠腮了。太孙跟街边一孩童要糖葫芦吃,写出来也得有人信啊!

    杨鸿渐握紧腰间佩剑,“我打算弄个将军当当!”

    郑明允悠哉道:“同窗数载,早已习惯。”

    三人谈话间,掌柜小跑上楼,歉声道:“姑娘海涵,最后一坛浮岚叠翠已经被人买走。”

    醉仙居之所以叫醉仙居,全因这春夏之交时节才能酿造出的杯中物。

    配方并不复杂,先取窖藏五年的米酒作为基底,再以江南青玉梅汁浸渍,最后加上竹叶冷萃。

    唯一神秘的东西是发酵用的酒曲,除了掌柜,外人不得而知。

    浮岚叠翠清澈如湖水,透光可见淡淡绿色流转,入口微酸鲜爽,中段绵甜柔滑,尾韵悠长持久,被众多文人墨客追捧。

    周攸宁的爷爷每年都会购置一些,可前几月收了个弟子,存货消耗的很快,这才让孙女来买。

    杨鸿渐心头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掌柜赔笑道:“殿下说由您三位付款。”

    郑明允和李正章异口同声道:“杨兄破费!”

    杨鸿渐看了眼桌上三十文一壶的冻糟,心凉了半截,“一坛?”

    浮岚叠翠为了保持口感,一般放置于深井之中,这么讲究,价格能便宜?

    掌柜乐呵呵道:“我本不愿收钱,奈何殿下偏要给。”

    杨鸿渐解下钱袋,感慨道:“一字千金啊…”

    他家境富裕,倒也算不上心疼,就是有点想哭,早知如此,就该买上一壶尝尝的。

    李正章笑道:“我三人受益良多,不亏。”

    掌柜接过钱袋,掂量了一番,摇头道:“不够。”

    “什么?”杨鸿渐尖叫出声,“讹人?”

    掌柜脸色不变,“小店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杨鸿渐实在没办法,便向两位好友投去求助的目光,好似在说,殿下的开导言语,你俩可都听了的!

    李正章一挥衣袖,诚实道:“兜比脸干净,况且在下得存钱买宅子,外乡人,没办法。”

    “衙门有饭食供应,若非你诚挚邀请,我今日不会来酒楼。”郑明允帮自己辩解的同时还不忘甩锅。

    杨鸿渐脑筋一转,贱嗖嗖道:“老板,我这两位好友是景明十三年的状元和榜眼,能否留字抵债?”

    人的名,树的影,只要本身够出彩,完全不用担心没饭吃。

    掌柜喜不自胜,拍手道:“那感情好。”

    此处乃天下首善之地,十三国都,有噱头自然有客人!有客人就会有银子!

    随即他吩咐小二去准备笔墨纸砚。

    李正章的心境刚刚经历大起大落,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该写些什么。

    掌柜不敢要求过多,“您二位随便题首诗就成!”

    郑明允拿起兔毫笔,泼墨纸上:

    骑竹欲追日影斜,笑言只手斩龙蛇。

    天河若肯倾波下,洗尽关山万里沙!

    折取柳枝为利剑,拈来桃瓣作雄兵。

    呼喝一声风云动,万骑随我扫胡尘!

    周攸宁是爱诗之人,加之“京城明允”名声在外,让她忍不住凑近了两步。

    郑明允笑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李正章先肯定了诗文中的豪迈之气,但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劲。

    杨鸿渐冷冷道:“不是你的字迹。”

    郑明允点点头。

    周攸宁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自言自语道:“斩龙蛇,万里沙,作雄兵,扫胡尘,兵家意味甚浓。”

    “可骑竹追日影…郑公子幼时便有了从军的打算?”

    郑明允笑道:“周姑娘误会了,写诗之人不是我。”

    “扯犊子!”杨鸿渐在右骁卫待了许久,难免沾染些外地口音,“京城里年少成名者很多吗?我怎么没听过?”

    郑明允提醒道:“再想想。”

    “哦~”杨鸿渐一拍脑门,“差点把殿下忘了,难怪难怪。”

    掌柜飞扑上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纸张上豪迈干云的诗句。

    郑明允解释道:“我小时并不精通书法,家中长辈便求了张同龄人的字帖让我对照临摹。”

    十岁前的沈舟,名声没那么差。

    掌柜双腿一软,跪俯在地,榜眼的真迹,挂挂无碍,可这是太孙殿下的诗文…

    他哭丧着脸道:“要不您换一首,小店实在担待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