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687章 罪囚甄别,恩威并施

第687章 罪囚甄别,恩威并施(1/2)

    南郑城内的厮杀声早已平息,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和肃杀之气,却仿佛凝固了一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临时征用作为关押叛乱者的牢狱外,披坚执锐的士兵面无表情地站立着,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牵动他们紧绷的神经。

    叛乱被迅速、甚至可以说是残酷地镇压了下去。

    阎圃等核心首恶的头颅,至今还高悬在城楼之上,无声地昭示着背叛的下场。

    但胜利的喜悦是短暂的,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棘手和复杂的问题

    ——如何处理数以千计被俘的叛乱参与者及其家眷。

    这些人成分复杂,从负隅顽抗的士族核心成员、被煽动起来的家丁部曲,

    到被裹挟其中、稀里糊涂就拿起武器的普通民壮,甚至还有不少只是沾亲带故就被牵连进来的妇孺老弱。

    如果全部严惩,必然会扩大打击面,造成更大的人心惶惶,甚至埋下仇恨的种子,为未来的治理留下无穷后患;

    但如果过于宽纵,又不足以震慑宵小,无法彻底肃清叛乱的根基,新政的推行也将举步维艰。

    这道难题,考验的不仅仅是决心,更是智慧和手腕。

    我站在临时改造的审讯点外,看着一队队面如死灰的囚犯被押解进去,

    听着里面偶尔传来的哭喊、辩解和呵斥声,心中并无半分轻松。

    战争的残酷我早已体会,

    但如何收拾这战争留下的烂摊子,

    如何在这片血火浸染过的土地上重建秩序,凝聚人心,却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

    “主公。”

    徐庶不知何时来到了我的身边,他的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明锐利。

    这几日,他几乎是连轴转,

    一边要协助我稳定城内秩序,安抚百姓,

    一边还要亲自负责对这些罪囚的初步甄别和审讯,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元直,辛苦了。”我点了点头,“情况如何?”

    徐庶递过来一份厚厚的卷宗,沉声道:

    “初步甄别已经完成。此次参与叛乱者,登记在册的有近三千人。

    其中,负隅顽抗、罪大恶极的首恶分子,约百余人,阎圃等核心人物已死,其余的也基本都被控制。

    骨干成员,主要是各家士族的管事、部曲头领以及部分被煽动的中小地主,约四百余人。

    大部分,超过两千人,是各家强征或裹挟的家丁、佃户以及部分被谣言蛊惑的民壮,

    他们中许多人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何而战。”

    “此外,还有大量的家眷被查抄、收押,老弱妇孺居多,不下五千人。”

    徐庶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

    我翻看着卷宗,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和罪状触目惊心。

    三千参与者,五千家眷……这几乎占据了南郑城及周边人口相当一部分比例。

    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二次动荡。

    “元直,对此,你有何看法?”我合上卷宗,看向徐庶。

    徐庶略一沉吟,道:

    “庶以为,当行恩威并施之策。

    首恶必惩,以儆效尤,彰显法度威严;

    胁从者,则需加以甄别,区别对待,给予改过自新之机,

    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分化瓦解残余势力,争取多数,稳定人心。”

    这正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点了点头:“具体如何施为?”

    “首恶元凶,证据确凿、民愤极大者,

    如阎圃余党中那些冥顽不灵、负隅顽抗之徒,当明正典刑,公开处决,以儆效尤。

    此事需快,震慑宵小,安定民心。”

    徐庶的语气斩钉截铁,对于敌人,他从不缺乏铁腕手段。

    “骨干成员,那些主动参与策划、组织叛乱的士族中坚力量,罪责虽不及首恶,但也罪不可赦。

    可判处长期监禁,罚没全部家产,并处以强制劳动改造。

    剥夺其政治权利,彻底瓦解其影响力。”

    “至于那些被裹挟的普通士卒和民壮,”

    徐庶的语气缓和了一些,

    “他们多为贫苦出身,或是被逼无奈,或是被谣言蒙蔽。

    若严惩,恐失民心。

    庶建议,经过审讯核实,确认其胁从身份后,可免除死罪,处以短期劳动改造,并没收其非法所得(若有)。

    待其改造期满,思想端正,可根据其意愿和能力,

    或遣返回乡,或编入预备役,甚至……表现优异者,可吸纳进我们的军队或工坊。

    如此,既能惩戒其过,又能化解矛盾,甚至能为我所用。”

    “家眷方面,”

    徐庶继续道,

    “除首恶家眷中直接参与叛乱者依法惩处外,其余老弱妇孺,当尽量体现人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