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635章 公安辞行,扬帆西指

第635章 公安辞行,扬帆西指(1/2)

    建安十四年的暮春,阳光已经带上了几分暖意,洒在公安城外的江面上,粼粼波光跳跃,仿佛预示着某种崭新的开端。

    码头上人声鼎沸,车马辚蚃,一派繁忙景象。

    刘备集团占据荆南四郡后,这座昔日刘表治下的偏僻县城,如今已俨然成为新的政治、军事中心,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站在码头不远处,看着一艘艘大小船只正在装载物资、集结兵士,江风吹拂着我的青衫,带来一丝水汽的清新,却吹不散我心中的万千思绪。

    今日,便是我陆昭,以及我的核心团队,正式启程西上之日。

    表面上,我的身份依旧是那个在赤壁之战中略有微功、被孙权“委以重任”的“江东参军”,

    前来“协助”刘备集团稳定荆南、图谋益州。

    而此行的公开目的,则是响应刘备军的西进战略,我将作为“军事顾问”的角色,随军出发,

    提供“参谋”意见,尤其是在水路行军和后勤保障方面,“贡献”江东的经验。

    这一切,听上去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无论是对孙权,还是对刘备,这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说法。

    孙权乐得将我这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派驻到盟友处,既能监视,又能减少我在江东内部的影响力;

    刘备和诸葛亮,则看重我背后的“江东背景”以及我在赤壁期间展现出的某些“才能”,多一个助力,总不是坏事。

    只有我自己清楚,这看似“光明正大”的西行,实则是我精心策划已久的“暗度陈仓”之始。

    我的目标,从来不是辅佐刘备夺取益州,更不是为孙权监视盟友。

    我的剑锋所指,是那更北方的战略要地——汉中!

    那里,才是我陆昭摆脱棋子身份,真正建立自己独立基业的龙兴之地。

    “子明,玄德公与孔明先生已至府门外相送。” 徐庶的声音自身后传来,一如既往的沉稳平和。

    我转过身,看到徐庶站在不远处,一身儒雅长衫,目光清澈而深邃。

    他是我计划最核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我的“张良”,我的“萧何”。有他在,我便如同拥有了定海神针。

    “元直,让你久等了。” 我微笑着回应,整理了一下衣冠。

    该走的过场,必须走得滴水不漏。

    与徐庶并肩走向刘备的临时府衙,沿途可见关羽、张飞等刘备集团的核心将领也在相送之列。

    关羽依旧是一副傲然之姿,丹凤眼微阖,似乎对我的离去并不十分在意,只是礼节性地点了点头。

    张飞则爽朗许多,咧着大嘴笑道:

    “陆参军此去,若遇上那不开眼的川中鼠辈,只管报我三将军名号,保管他们屁滚尿流!”

    我笑着拱手道谢,心中却明白,此行真正的挑战,绝非川中鼠辈那么简单。

    府衙门前,刘备与诸葛亮早已等候在那里。

    刘备依旧是那副仁德宽厚的模样,上前几步,亲切地握住我的手,情真意切地说道:

    “子明此番西行,路途遥远,务必保重身体。

    荆州初定,百废待兴,益州沃野千里,亦系天下安危。

    望子明能不吝赐教,助我军早日匡扶汉室!”

    他的话语情真意切,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真的将我视为了可以倚重的臂助。

    若非我深知历史的轨迹和他枭雄的本色,恐怕真要被这份仁德所打动。

    “玄德公厚爱,昭愧不敢当。”

    我躬身行礼,言辞恳切,

    “备蒙吴侯与玄德公信任,委以参军之职,自当竭尽所能,为联盟大业略尽绵薄之力。

    西川路险,昭定当谨遵玄德公与军师将令,小心行事。”

    诸葛亮站在一旁,手持羽扇,含笑不语。

    他的目光如同平静的湖水,深不见底。

    与他对视时,我总有一种被看透的感觉,仿佛我内心深处那些隐秘的计划,都在他那双睿智的眼眸中无所遁形。

    但我知道,他纵然有所猜测,也绝不会有点破的实证。

    他更看重的,或许是我此行能够带来的现实利益

    ——比如,我在江东的关系网,以及玄镜台所能提供的,那些不同于传统渠道的情报支持。

    “子明先生智虑深远,有你随行,亮亦可稍安。”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

    “西川地理复杂,民风彪悍,张鲁盘踞汉中,亦是肘腋之患。

    此行还需多赖先生运筹帷幄,统筹协调。”

    他巧妙地点出了汉中的张鲁,似乎在提醒我此行的复杂性,又像是在试探我的反应。

    我心中微凛,面上却不动声色,恭敬道:

    “军师谬赞。亮有军师坐镇中枢,运筹帷幄,昭不过是在前线拾遗补缺,听候调遣罢了。

    至于汉中张鲁,虽踞险要,然玄德公仁义之师所至,必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