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126章 永乐四年削藩再起

第126章 永乐四年削藩再起(1/2)

    九天巨幕,上一刻还在讲述三佛齐巨寇陈祖义在南海劫掠商船、嚣张跋扈的恶行,就在老朱这怒火焚天之际,天幕画面再转!

    旁白音无缝衔接,却将矛头指向了另一个让朱元璋瞬间眉头紧锁的名字:“而就在郑和舰队回来的前一年,也即是永乐四年,齐王朱榑,因作恶多端,再一次被永乐皇帝贬为庶人,同时也开启了永乐年间对藩王的另一场削藩!”

    镜头里,一个身着亲王蟒袍、眉眼间带着几分阴鸷与骄纵之气的青年形象浮现。

    朱元璋看着这张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却又因其是被俘的陈友谅妃子所生,心中那股因陈祖义而起的滔天怒火,瞬间被一种极其复杂、极其膈应的厌恶感取代。

    他眉头拧成疙瘩,鼻腔里发出一声极其不屑的冷哼。这个儿子,虽是他的种,但因为跟陈友谅那个死敌多少有些关系,在他心里,始终如同扎了根刺!

    画面飞速闪过建文削藩时齐王朱榑的狼狈:被削护卫,被监视居住,惊惶如丧家之犬。

    待到燕军兵临城下,当朱棣派兵“保护”他时,这位齐王殿下竟吓得屁滚尿流,以为建文终于要下杀手,丑态百出。

    朱棣靖难成功后,为彰显“复祖宗旧制”、“救兄弟于水火”的正义性,第一时间恢复其王爵,打发回青州就藩。

    然而,这位齐王殿下回到封地,非但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鱼肉百姓,私蓄亡命,甚至被密报“口出怨望,诅咒君上”!

    旁白冰冷:“永乐四年,永乐皇帝忍无可忍,下旨夺爵,将齐王朱榑及其家眷押回应天,废为庶人,禁锢于西内高墙。念及骨肉,仍许其衣食无缺,苟活于世。”

    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垂垂老矣、囚徒般的身影上。

    字幕打出:“直至永乐帝之孙,宣德皇帝在位。此被废二十余载之庶人朱榑,仍不安分,阴结外官,图谋不轨。宣德皇帝震怒,终下旨将其与第三子一同赐死。然为全皇家体面,对外仍以亲王礼下葬。”

    --

    江西分宜县,小院竹影婆娑。

    建文朝“削藩急先锋”黄子澄(黄湜),虽尚未接到朱元璋永不录用的明旨,但早已心灰意冷。

    他看着天幕上齐王朱榑从骄横到被废再到被赐死的全程,非但没有兔死狐悲之感,反而在竹椅上挺直了腰板,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早知如此”的锐光。

    “哼!齐王!周王!此等藩王,骄奢淫逸,目无君父,心怀怨望,削之何错?”

    黄湜对着空寂的小院,仿佛在与无形的对手辩论,手指用力地戳着空气。

    “建文皇帝削藩,正是从这等劣迹昭彰、易于拿捏之辈着手!步步为营,何错之有?错只错在……”

    他眼中猛地爆发出强烈的不甘与悔恨,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切齿之痛:

    “错在未先断那燕逆之爪牙!若当时,第一刀就砍向北平!集天下之兵,雷霆万钧,何至于有靖难之祸!何至于有今日!”

    至于天幕曾展现的那位刚烈自焚、博得天下同情的湘王朱柏?在黄湜此刻偏执的复盘里,早已被选择性地抹去了。他只看到他认为该削的“劣藩”。

    --

    奉天殿内,气氛却降至冰点。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儿子朱榑那不成器的样子,再想到他与陈友谅的特殊关系,又听闻这孽障竟敢诅咒自己的嫡子朱棣?新仇旧恨,加上方才陈祖义冒充太子的余怒,瞬间引爆!

    “宗正!”朱元璋猛地转头,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这个朱榑!心性卑劣,身负逆血!不堪王爵!即刻废为庶人!给咱撵去凤阳老家!让他给咱老朱家的祖陵守坟种地去!好好尝尝土里刨食的滋味!以观后效!”他此刻只想眼不见心不烦,将这个“污点”彻底抹除。

    负责宗室事务的宗正寺官员脸色煞白,战战兢兢地出列,声音发颤:“陛……陛下息怒!齐王殿下……已于洪武三年受封,按制……应于洪武十五年就藩青州……”

    “就藩?就什么藩?!”朱元璋粗暴地打断,眼神如刀,“废了!现在!立刻!给咱废了!什么洪武十五年?他现在就给咱滚去凤阳种地!滚!”老皇帝的咆哮在殿内回荡。

    奉天殿外,亲王班列中。

    年仅十几岁、尚带着几分少年稚气的齐王朱榑,正因天幕上自己未来那凄惨无比的结局而吓得瑟瑟发抖。

    骤然听到殿内父皇那如同惊雷般的咆哮——“废为庶人!滚去凤阳种地!”——他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仿佛被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中!

    眼前一黑,天旋地转!

    “父……父皇……”他喉咙里发出一声短促、绝望的呜咽,身体如同被抽去了所有骨头,软软地、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噗通”一声重重摔在冰冷的金砖地上,昏死过去。

    周围的亲王们一阵骚动,却无人敢上前搀扶,望向他的目光充满了惊惧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庆幸。他成了天幕降临以来,最直接、最惨烈的“剧透”受害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