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夏教授,那我现在去找您。”
挂上电话,江南掀开被子随便洗了把脸就往外走去。
苏雅婷担心得看着他。
“刚起床就过去?不吃点饭吗?”
江南抹了把脸回头道,“夏教授第一次主动给我打电话,应该是有重要的事,我先去看看。”
他执意要走,李欣然也没理由拦下。
最后只能把饼干强行塞到江南手里嘱咐他。
“在路上垫吧点儿,小心低血糖!”
“好嘞学姐,我去去就回来。”
摆了摆手,江南拿着昨晚张俊整理的实验报告朝夏教授休息室走去,嘴里还不忘随意对付几口饼干。。
他有预感,昨晚他们研究的成果估计比他想象中还要重要,否则夏教授绝对不会因为这点小打小闹的事专门让他走一趟。
深秋风重,校园里枯叶洋洋洒洒落了遍地,江南拢了拢外套快步走到教学楼。
夏教授就坐在休息室的椅子上,看样子已经等很久了。
“来了?”
他起身亲自给江南倒了一杯茶,眼底的兴味与审视交织。
“说说吧,你们几个毛头小子是怎么在隔壁航空大学闹出那么大动静,我可听到了不少消息。”
江南心下了然,消息传得真快,多半是王正那边跟学校汇报了。
他摸了摸滚烫的水杯回答:“其实是关于张俊学长提出的一个关于量子纠缠在噪声环境下可能存在的‘利用噪声’的猜想,我们在胳膊量子物理实验室里做了一些初步验证。”
“哦?说说看验证结果如何?”
江南没有隐瞒,将实验的核心过程、观测到的反常曲线爬升、3.5%的微弱提升、以及实验过上百次的前置条件和分析结论都清晰地汇报了一遍。
他语气很平静,既肯定了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得来不易,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其苛刻的实验条件和难度。
“所以就是这样了……”
说完之后江南渴的口干舌燥,仰头一口喝完了夏教授倒的茶水,抬眸等他回应。
休息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夏教授习惯性得用手指轻扣桌面,视线始终没有离开江南。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几个学生居然能做到这个程度……”
良久,他唏嘘得感慨了一声,惊叹又感慨得摇了摇头。
“噪声诱导稳定……张俊这小子,胆儿够肥的,路子也够野!”
他停顿了一下,随后话锋一转目光直指江南,“提出一个异想天开的猜想需要跳跃性的思维和一点勇气。但要将这个猜想落地,用各种实验手法和海量数据捕捉那一丝微弱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扎实到恐怖的理论功底、近乎直觉的物理图像构建能力,以及在无数次失败中依然能冷静调整的强心脏。”
夏教授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张俊的确提供了一个方向,一个灵感。但最终让这个灵感在现实中落地的人是你。江南,昨晚你们得出的实验结论功劳在你身上。”
江南皱了皱眉,抬头不明所以得看着夏教授。
他看得出来,夏教授是真心把张俊当做衣钵传人教导的,就如同吴风止跟他。
现在自家徒弟好不容易研究出科研成果,夏教授却把功劳拱手让人,他这是想做什么?
“夏老师,这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张俊学长的想法是起点,杜若言提供了实验室渠道,王正学长给予了关键支持。”
江南平静地望向他。
“协作?”
夏教授勾唇轻笑,眼光深不见底。
“江南,你不用替他们谦虚。在真正的硬骨头面前,协作的前提是有人能啃得动。昨晚那块骨头是你啃动的。”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无比郑重。
“噪声一直是量子计算领域最令人头疼的难关。多少团队投入海量资源,就是为了压制它。而你们变化了思路直接想利用它?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如果这个效应能得到更广泛的验证和理论支撑,意义必定不同凡响,这已经够资格发一篇真正的顶刊论文!”
夏教授突然停住了话头,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目光洞察得看着江南。
“江南,如果这个发现写成顶刊论文,你……想不想署名第一作者?”
“轰”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江南刚清醒不久的大脑中炸开。
顶刊论文的确难得,不少科研工作者穷极一生也发表不了一篇。
照夏教授的意思,江南也明白恐怕他们发现的成果意义的确重大,甚至有可能在量子物理领域掀起一场大革命,乃至引导全球科研方向。
但张俊才是夏教授首徒,他为什么要第一时间问自己呢?
署名第一作者,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吗?
对普通科研学子来说,发表顶刊的确是个巨大的诱惑。
但江南只是愣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