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怎么可能呢?!”
王正失声叫了出来,眼睛死死盯着那反常的曲线爬升。
杜若言也倒吸一口凉气,双手下意识捂住了嘴。
张俊大脑一片空白,耳旁突然“轰隆”一声炸响,整个世界迅速褪色变成乏味的黑白,只有大屏中的画面还保留着缤纷的色彩。
本以为荒诞不经的“淬火”想法在江南的反复实验中居然真的出现一丝微弱的希望!虽然没有完全验证,但这至少证明了他的想法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有一定实现可能性的!
要知道有无数科研工作者兢兢业业守在实验室一辈子,为的就是寻找那一丝不知道是否存在的“可能”!
在张俊前面,江南紧盯着屏幕,眼神锐利如锋。他丝毫不敢松懈,而是立刻调出详细的量子态层析数据往下研究。
“这不是偶然。”
江南一边观察数据一边沉声道,“噪声脉冲在特定相位、特定强度下,扰动了系统的能级布局,短暂地压制了导致退相干的主要噪声通道,反而让另一种相对较弱的、维持纠缠的耦合机制占了上风,类似于一种动态的‘噪声平衡’?这效果非常微弱且不稳定……”
可能探究出新的科研真理的可能性让江南也跟着兴奋起来,外化表现就是他的手指翻飞到几乎出现幻影,大脑以最高效率处理面前这些数据,“保真度提升只有大约3.5%,而且对参数非常敏感容错率极低。”
3.5%!
一个在理论计算中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但在实验物理的世界里,尤其是纠缠这种脆弱易逝的量子态上,哪怕一丝微弱的提升都证明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几乎只剩下江南敲击键盘的啪啪声。
没有人开口说话,在场所有人都像被重锤瞬间击中,只是呆呆得看着满脸沉静的江南和大屏中仍在跃升的曲线。
尤其是提出这种假设的张俊。
他的脸色涨得通红,要用尽全身力气才能克制住自己汹涌澎湃的心情!
而这一切,其实大部分都归功于设置出多重巧妙前置条件的江南!
张俊心知肚明。
“江南,我……”
他的声音干涩,想说谢谢表达感激。但又觉得这样简短的两个字太过轻薄,所以最后只是悠长得叹了一口气。
江南终于从数据中抬起头,看向张俊涨红的脸,嘴角忍不住勾起。
“张学长,其实你的想法不错。虽然这条路很难走。但,不是死路。”
这简短的肯定,对张俊来说无疑是最珍贵的嘉奖。
尤其认识江南以来,他对科研以及天赋的认知不断被重击。
虽然对于自己天赋不如江南这件事早就接受,而且还坦然得主动提出向江南学习。
但到底是夏教授首徒,年龄还比江南大那么多,张俊怎么会不在深夜怀疑自己的科研实力,甚至忍不住怀疑自己呢?
但现在他提出的科研构想被证实有实现的可能性,甚至他完全钦佩的江南本人也表达了对自己的认可。
没人知道这对张俊来说是多大的鼓励,是多重要的肯定!
他用力地点点头,眼眶竟有些发热。
“真的……真的谢谢你江南,本来我都不抱希望了。多亏了你……”
张俊再也克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湿了眼眶,一米九大个的理工男人眼泪汪汪得看着比自己小几岁的学弟,那画面诙谐又有点感人。
江南连忙拍了拍张俊的肩膀笑着劝,“这么重要的时刻,学长确定你要泪洒当场吗?咱们的实验可还没有结束呢!”
杜若言也连忙走上来,“对啊,再说了这实验室还是我帮忙联系的呢!王正也是我找来的,学长你怎么能只感激江南呢,你不能喜新厌旧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去你的,胡说八道讲什么呢!”
果然,杜若言这一打岔,张俊立刻笑着锤了他一拳,刚才感伤的气氛消失无踪。
接下来的时间,四人开始分工协作。江南和王正专注于修改脉冲序列,尝试稳定和优化“噪声诱导稳定效应”,杜若言负责记录和分析海量的原始数据,张俊则被江南指派去查阅相关的理论文献,试图为这观测到的“意外”寻找可能的理论支撑。
每个人都沉浸在一种近乎忘我的专注状态中,眼里只剩下对科研真相的执着。
当初步的数据分析报告打印出来,窗外已经出现了微弱的亮光,实验室墙上的电子钟显示现在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五点,他们居然就这么熬了一整个通宵。
虽然身体无比乏累,但走出实验大楼的时候四个人却异常兴奋。
这场从自习室开始的争论,最后居然在量子世界里得到了一个远超所有人预期的的答案!没有人能想到他们居然能做到这一步,这太不可思议了!
四人告别后分头离开。
张俊裹了裹外套,回头望了一眼那栋银灰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