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辰作为宇宙际边缘共生联盟的联合协调人,每月都会前往实验室查看研发进度。这天,他刚在实验中见证 “全维度能量调和装置” 在第个超超宇宙体系的成功部署,星瑶就带着一份突破性报告匆匆赶来。报告显示,实验室在对 “宇宙际边缘本源珠” 的深度解析中,发现其内部蕴含 “全维度幽默因子”—— 这种因子能激活文明生物体内的 “幽默本源基因”,让不同维度、不同形态的生物实现 “跨维度幽默共鸣”,此前因维度差异无法理解的幽默形态,在因子作用下能产生 98% 的情感共鸣度。
“全维度幽默因子是宇宙诞生时‘全维度奇点’残留的核心能量,” 星瑶将因子的能量图谱投射到屏幕上,金色与紫色交织的纹路在屏幕中流转,“我们对星穹超超宇宙体系的 100 种文明生物进行测试,发现因子能让暗维文明的‘暗物质折叠笑点’被光量子文明完整理解,光量子文明的‘量子叠加幽默’也能引发暗维生物的欢笑反应,这是实现全维度幽默共生的关键纽带。”
凌辰立即召集星宇、暗渊、缘际(宇宙际边缘文明守护者)等核心成员,前往宇宙际边缘共生核心城的 “本源珠观测站” 实地勘查。观测站的全息投影中,宇宙际边缘本源珠内部的全维度幽默因子如同细碎的星辰,不断释放出柔和的能量波,这些能量波穿越维度壁垒,在宇宙际边缘空间中形成 “全维度幽默共鸣带”,途经之处,不同文明生物的欢笑能量相互叠加,形成壮观的 “幽默能量光海”。
“全维度幽默因子的价值不仅在于情感共鸣,” 缘际的意识通过高维共鸣传递,“它还能强化全维度能量的稳定性 —— 将因子融入全维度能量调和装置,能使装置的抗高维干扰能力提升 30%,即使遭遇极端高维空间波动,也能维持能量传输的稳定。这对未来探索更广阔的全维度空间至关重要。”
星宇结合星穹体系的技术经验,提出 “全维度幽默因子应用计划”:“我们可分三步推进因子的应用:第一步,将因子融入全维度能量网络,提升跨维度能量传输的共鸣性;第二步,在宇宙际边缘文化库中加入‘因子适配模块’,让所有幽默作品自动携带因子印记,实现跨维度传播;第三步,研发‘全维度幽默共鸣设备’,让个体生物能随时激活因子效果,实现即时跨维度幽默交流。”
这个提议得到联盟成员的一致认可。凌辰当即下令,由星宇牵头组建 “全维度幽默因子应用研发小组”,联合绿森、星瑶、维际及个超超宇宙体系的技术专家,尽快推进计划落地。研发小组在跨宇宙际边缘技术实验室旁搭建 “全维度应用实验室”,展开紧张的技术攻关。
第一步的能量网络融合工作率先展开。星宇团队从宇宙际边缘本源珠中提取出微量全维度幽默因子,与全维度能量调和装置的核心部件结合。当融合后的装置接入星穹超超宇宙体系的能量网络时,奇迹出现 —— 原本因维度差异存在 0.5% 波动的能量传输曲线瞬间平稳,暗维超超宇宙与光量子超超宇宙之间的能量共鸣度从 95% 提升至 99.8%,未出现任何能量排斥迹象。“因子与能量网络的融合成功率达 99.7%,全维度能量传输的稳定性系数突破 0.999,” 星宇向凌辰报告,“我们已开始批量生产融合因子的调和装置,预计一个月内完成所有超超宇宙体系的升级。”
第二步的文化库适配工作由星瑶团队负责。他们在宇宙际边缘文化库的核心算法中加入 “全维度幽默因子印记模块”,所有上传的幽默作品在入库时,会自动被因子印记标注。测试显示,标注后的《暗物质折叠笑话集》在光量子超超宇宙的传播量提升 5 倍,原本仅有 30% 理解度的 “暗物质折叠笑点”,理解度飙升至 92%,引发光量子文明的广泛欢笑。“文化库的因子适配已覆盖 80% 的幽默作品,剩余 20% 将在两周内完成,” 星瑶汇报,“跨维度幽默作品的传播量较之前增长 300%,全维度文化互鉴进入新阶段。”
第三步的个体共鸣设备研发则面临挑战。绿森团队尝试将全维度幽默因子封装成 “微型共鸣芯片”,但因子的高维特性导致芯片在常规环境中稳定性极差,封装后仅能维持小时活性。维际提出 “高维晶体封装方案”:用宇宙际边缘的 “全维度透明晶体” 作为芯片载体,晶体的高维结构能与因子形成 “能量共生”,将活性维持时间延长至 365 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