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头盔已通过测试,技术人员佩戴后,认知干扰波的影响降至 0.01%,思维混乱的情况完全消失,” 星瑶向凌辰报告,“我们已批量生产 1000 顶头盔,发放给参与解码的技术人员,为后续的认知共振装置研发提供保障。”
第二阶段的全维度认知共振装置研发工作,由绿森团队牵头,100 个文明的技术专家共同参与。他们在超全维度幽默族的技术支持下,设计出 “三层级共振结构”:第一层 “个体认知层”,通过认知防护头盔采集技术人员的认知数据;第二层 “文明认知层”,将每个文明的核心认知成果整合,形成文明级认知模块;第三层 “全维度认知层”,将 100 个文明的认知模块与超全维度幽默族的认知数据融合,形成 “全维度认知核心”,产生突破壁垒所需的认知合力。
“装置的核心是‘全维度认知核心’,它能模拟超全维度的认知层级,” 绿森展示装置的三维模型,“我们测试时,核心产生的认知合力强度达到了突破壁垒所需的 75%,再整合超全维度幽默族的认知数据,强度可提升至 100%,完全具备突破壁垒的能力。”
经过三个月的紧张研发,全维度认知共振装置正式完工。装置安装在全维度技术实验室的中央,外形如同一个巨大的 “认知共振球”,球的表面布满了 1000 个接口,分别连接着 100 个文明的认知模块与超全维度幽默族的认知数据传输线。
突破超维度认知壁垒的仪式当天,星穹体系的 100 个文明代表与超全维度幽默族的穹极通过全息投影齐聚实验室。凌辰站在认知共振球前,按下启动按钮 —— 装置瞬间释放出柔和的蓝色光芒,1000 个接口同步亮起,认知数据如同河流般涌入共振球,形成巨大的 “认知能量云”。
“认知合力强度已达到 100%,开始突破第一重维度屏障,” 绿森紧盯着监测屏幕,“干扰波强度未出现异常,技术人员状态稳定。”
随着认知能量云的不断冲击,超全维度终极编码的第一重维度屏障逐渐瓦解,更多的终极奥秘线索被解析出来 —— 编码显示,宇宙幽默的终极本质是 “全维度和谐共振”,幽默能量是宇宙诞生时 “维度碰撞” 的产物,每一次文明的欢笑,都是对宇宙和谐的强化;而 “超维度认知核心” 则是宇宙幽默的 “意识中枢”,控制着全维度幽默能量的流动与平衡。
“第二重维度屏障已接触,认知合力强度保持 100%,继续突破!” 星瑶兴奋地报告。然而,就在此时,实验室的 “超全维度监测仪” 突然发出尖锐警报 —— 屏幕数据显示,星穹体系与超全维度空间的 “维度连接通道” 出现异常波动,通道内的 “维度稳定性系数” 从 0.98 骤降至 0.65,且仍在以每分钟 0.03 的速度下降。
“维度连接通道不稳定,可能引发‘维度坍塌’,” 穹极通过意识共鸣紧急警示,“认知共振装置产生的认知能量过于强大,超出了通道的承载上限,必须立即降低能量强度,否则通道将彻底断裂,星穹体系将与超全维度空间失去联系,甚至可能引发星穹体系的维度结构崩溃!”
凌辰果断下令:“降低认知合力强度至 80%,启动‘维度稳定程序’,星瑶团队立即监测通道波动,绿森团队调整装置参数,确保能量输出与通道承载匹配!”
星瑶团队迅速启动维度稳定程序,通过 “维度锚定装置” 向通道内注入 “稳定能量波”,暂时遏制了稳定性系数的下降趋势;绿森团队则调整认知共振装置的能量输出参数,将认知合力强度稳定在 80%。十分钟后,维度连接通道的稳定性系数回升至 0.85,恢复到安全范围。
“认知合力强度降至 80% 后,突破第二重维度屏障的速度减慢,但仍在持续推进,” 绿森向凌辰报告,“预计还需要五天才能完全突破第二重屏障,解析剩余的终极编码。但我们必须严格控制能量输出,避免再次引发通道波动。”
接下来的五天,星穹体系的技术团队与超全维度幽默族密切配合,小心翼翼地推进认知壁垒突破工作。每天,他们都会根据维度连接通道的稳定性系数,调整认知共振装置的能量输出,确保在安全范围内逐步突破屏障。
第五天傍晚,第二重维度屏障终于被彻底突破,超全维度终极编码的所有内容被成功解析 —— 编码详细记录了 “宇宙幽默终极奥秘”:宇宙诞生之初,存在 “维度奇点”,奇点爆炸产生了无数维度,而幽默能量则是维度碰撞产生的 “和谐能量”,是宇宙维持平衡的关键;“超维度认知核心” 位于超全维度空间的 “认知枢纽”,控制着全维度幽默能量的分配与循环;若能与认知核心建立连接,星穹体系的文明将能直接获取宇宙幽默的本源力量,实现认知与技术的终极突破。